无障碍浏览||返回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向人民汇报:我当代表这五年——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毛宇峨
【发布时间:2003-03-04 00:00:00】 【稿件来源:】 【作者:】 【关闭】
  两会召开在即,满载着广东人民的希冀,广东162名出席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代表又将启程赴京。他们中,有一部分人还是连任两届、甚至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前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毛宇峨同志就是这样一位出色的老代表。3月1日羊城晚报记者特意采访了她,赞扬她为人民代言,忧国忧民诚心可表,五年来的表现可圈可点。 以下是毛宇峨与记者的对话。
  记者:去年在九届人大最后一次会议上,您一下子独立提了10个司法方面的建议,引起不小的轰动。您再次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准备了多少个议案和建议?
  毛宇峨(以下简称“毛”):去年是我当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的第五年,当时没想到还会连任,以为这是最后一年做人大代表了。我一生都与法律打交道,我想借这个机会,将自己对法律的学习、研究、实践进行一个总结,10个建议可以说代表了我对国家司法体系的理解。
  今年是换届的大会,将决定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任务很重。所以,我今年只准备了一个议案。内容嘛,现在还不能透露。还没有完全理好,太乱了。过两天,我全部输入电脑,打印出来,再给你们看。也需要你们宣传宣传。(笑)
  记者:您本职工作是法官,是人大代表监督的对象;可您自己又是人大代表,是法官的监督者。您如何处理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呢?
  毛(笑着说):我经常开玩笑说,我是“三老”:老法官、老教授、老代表。我从18岁开始学习法律,一辈子都从事法律工作。
  我一直认为交流与沟通是更好地进行监督与被监督的前提条件。只有多交流,人大代表的意见才能落到实处,法院的工作才能做好。《人民法院报》已经接受了我的建议,要开一个“人大代表专栏”,欢迎人大代表给法院提意见,给人大代表和法院之间开辟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园地。有了这样一个园地,平时出现的一些问题就可以及时沟通解决,不用等到召开人代会,再去解决。我不赞成人大代表为某一个具体的案件或当事人讲话,当你站在某一立场上讲话,就有可能失去公正。
  记者:当了这么多年的人大代表,您这个老代表最得意的议案是什么?
  毛:关于社会保障的议案。当时,我和我们广州市中级法院研究室的同事们一起,经过半个月的调查研究,仔细比较分析了中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先写成论文。后来又进一步改写成议案。2002年《社会保障法》修改时,参考了我们的意见,也邀请我本人参加。
  记者:2002年3月您在两会上呼吁建立国家司法改革委员会,也非常引人注目。
  毛:是,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但是,司法体制改革不仅仅是公、检、法几家司法机关内部的改革,而是需要国家对整个司法制度进行统一的改革,建立一个权责分明、高效运转的司法制度。这不是公检法系统内部可以解决的。所以,我建议成立国家司法改革委员会,全权负责全国司法体制改革,从根本上建立现代司法制度,保障司法公平、提高司法效率。
  记者:司法改革的关键还是人的素质。您认为作为一个法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毛:我以法律为毕生的事业,公平和公正是我一生永恒的追求。法官是一个孤独的职业,寂寞的职业。不清高,不甘于寂寞的人,不是好法官。(提高了声音)法官要具有超脱的品质、完善的道德、高度思维能力,在情与法之间作出判断。没有高素质怎么行!我认为法官必须“高人一等”!就是应该由最优秀的人来作判断。法官应该职业化、精英化。
  记者:作为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这五年,您的心得是什么?
  毛:代表是有责任的!没有人监督你、提醒你,但是你自己必须时刻记得自己是人民代表。应该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党的大政方针。人民代表是没有个人的什么东西的。虽然我个人是渺小的,但是既然被选出来,站在这个位置上,就要记住一个“大”字,考虑大问题。
                                (部分转载羊城晚报)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