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及时回应企业司法需求 厚植护商兴企“法治沃土”
【发布时间:2025-04-14 17:03:34】 【稿件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魏丽娜、谢君源、张楠】 【关闭】
羊城四月,花意正浓。4月11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司法服务和保障高质量发展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座谈会,围绕全力以赴“拼经济、保安全,办全运、提品质”工作主线,认真听取企业代表、人大代表和市有关单位意见建议,共商良策。
法治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支撑。近年来,广州法院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聚焦经济所需、企业所盼,不断优化和完善司法举措,以有力度、有温度的司法审判护航企业发展壮大,为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涉企“专窗”、一网通办
司法服务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市场活则经济活,企业强则国家强。
广州法院始终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作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立足司法审判职能,及时回应企业司法需求,全力营造有利于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良好法治环境,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座谈会上,广州市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吴翔介绍了广州法院司法服务和保障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情况。
近三年来,广州法院审结商事案件62.73万件,涉及标的额6084.46亿元,41案入选涉投资者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全省全国典型案例。出台司法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18条措施、服务金融高质量发展的12条意见。
涉企业和企业家权益保护的79件案件入选全省全国典型案例。依法严惩造谣抹黑、敲诈勒索等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犯罪,对侵占、挪用企业财产的806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下大力气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面对企业“快速回款”需求,首试先行判决制度,对企业诉讼请求对应事实已查清且可独立裁判的部分先行判决,当事人取得部分权利平均用时缩短41%;加大执行力度,近三年帮助企业追回账款735亿元,全省首创的“微案款”小程序实现案款“一键发放”。
司法服务供给能力不断优化。广州法院近三年审结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1713件,对实施傍名牌、搭便车、蹭热度等行为的57名侵权人判处惩罚性赔偿。推动企业融资拓渠道、降成本,近三年审结金融案件33.64万件、涉及金额2851.33亿元。
依法审慎适用查扣冻等强制措施,近三年在6453件案件中运用活封活扣、滚动解封、执行和解等方式帮助企业盘活资金、释放财产价值。为企业出具主动履行证明书、信用修复证明书1064份。
开设涉企案件“绿色专窗”,依托广州法院AOL电子诉讼中心平台,推行涉企服务“一网通办”,实现200余项高频服务事项在线即办,诉讼服务线上办理率达94%。
从司法大数据中分析企业涉诉高频问题,对企业“量企定制”规范经营、内控管理等方面建议;强化司法规则指引,发布涉公司纠纷、涉民营企业商事纠纷、商事仲裁司法审查等白皮书,针对电商直播乱象、连锁加盟骗局、企业恶意退出等扰乱市场问题发出司法建议163份,助力营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市法院司法透明度指数实现全国“九连冠”。
立足审判、听取建议
问计于企了解更多“司法需求”
“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不同国别的法律问题,希望法院为企业‘出海’提供更多的涉外法律支持。”
“深入推广‘先行判决’‘示范诉讼’等机制,为涉诉企业更快解决纠纷保驾护航。”
“希望加强技术调查官和智库专家库建设,为审判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
座谈会上,15家企业代表,市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以及市人大代表围绕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积极发言讨论,开诚布公,谈感受、提建议。
“互联网时代,网络舆论的传播速度极快,一些不实信息和恶意诋毁行为可能在短时间内对企业声誉造成损害。”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法务总监韩键建议,司法机关加强对网络名誉权的保护,加大对网络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规范网络舆论环境,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市场声誉和发展空间。
唯品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合规官、总法律顾问张斐表示,深切体会到法院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中的主动作为,比如广州互联网法院的枫桥E站等纠纷解决机制,让各类涉互联网争议纠纷,尤其是电商领域纠纷审理周期大幅缩短,成为全国标杆。
“这些举措让我们看到,司法服务是真正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护航者’。”他建议,针对直播营销、社区团购等细分领域,持续提供“法脉准绳”这类典型判例指引;建立“类案强制检索”机制,确保新型案件裁判标准统一;开放涉电商纠纷的司法大数据分析平台,为企业提供风险预警等。
广州市钱大妈农产品有限公司在全国拥有3000多家门店,法务总监何荫健的发言聚焦于劳动争议案件的解决,“调解作为一种柔性、高效的方式,在劳动争议解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希望在司法实践中继续加大调解工作的力度。”
“鉴于生物医药专利案件专业性强,希望加强技术调查官和智库专家库建设,为专利侵权审判提供专业支撑。”百奥泰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知识产权总监刘艳丽表示,希望司法机关加大对商业秘密侵权打击力度,明确举证责任转移规则,并发布典型案例指导企业合规建设。
广州明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法务总监黄树培提到,广州法院创新“先行判决”,回应了中小企业“快速回款”的需求,建议法院加大在涉及欠款纠纷中的调解力度,并将恶意欠款纳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法律顾问、合规管理负责人乔武康建议,以科技赋能破解“财产隐匿”,例如可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识别异常交易模式,追踪资金最终去向。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法务部部长申建云建议设立“制造业案件绿色通道”,推动司法服务前移,发布制造业高发风险案例指引、企业法律风险提示手册等,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逐一梳理、认真吸收
将意见建议落实到执法办案实践中
“通过座谈会,更深入了解当前企业和企业家在纠纷化解、权益保障、纾困解难、创新发展、风险防范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有利于我们以更加精准、更加有力的司法举措做足做好服务和保障。”广州市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静表示,对于意见建议,将逐一梳理、认真吸收,落实到执法办案的实践中,切实转化为优化改进工作的有力举措。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空气、水和土壤,是让市场主体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与企业发展、城市发展密切相关。
当前,广州正纵深推进“营商环境改革一号工程”,打造产业友好型、企业友好型、企业家友好型营商环境。
接下来,广州法院将继续当好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保障者,始终坚持以公正裁判定分止争、以司法之力保障权益,努力让企业和企业家安心经营、轻装前行;
当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护航者,紧盯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对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制药等领域司法规则供给,前瞻研究破解制约技术转化应用的法律障碍,帮助企业抢占发展先机;
当好高品质司法服务的供给者,通过畅通绿色通道、强化办案监管、狠抓数字赋能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涉企案件办理质效,全力压缩诉讼周期,努力让企业解决商业纠纷更省时、更省心、更省力;
当好公平诚信竞争秩序的守护者,助力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支持引导诚实守信,坚持可重整的不清算,通过破产程序清理企业债务链条,助力“诚实而不幸”的企业家东山再起。
“参会企业分享的每个故事,都是爱拼会赢的现实写照,大家因为信赖广州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而深耕广州、发展壮大,让我们更加坚定以司法助力广州企业强、科技强、产业强、经济强的信心决心。”王静表示,广州法院将继续在“一案一事”中助力增强经营主体发展动力、竞争实力、创新活力,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彰显司法担当、作出司法贡献。
![]() |
【打印】 |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