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返回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新快报】全国人大代表陈海仪:建议修改劳动法 强化灵活就业者权益保护
【发布时间:2023-03-06 10:20:28】 【稿件来源:新快报】 【作者:杨喜茵 邓迪】 【关闭】

  

  连任全国人大代表的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陈海仪,作为一名从事少年家事审判27年的法官,过去五年她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提出了多个关于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的建议和议案。其中包括建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一体化处理机制、设立少年司法矫教制度、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体检和档案管理制度等。今年,她带来包括关注乡村青少年健康问题在内的8个建议。
  建议在乡镇建立心理资源中心
  2019年,陈海仪提交了关于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体检和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议,如今广州大部分学校已经普及了心理健康筛查,对心理老师和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也越来越重视。今年,她将关注焦点转到乡村。陈海仪通过走访清远、河源等地,结合团省委举办的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大赛和12355青少年心理热线收集的相关数据,发现乡村儿童、青少年对心理健康问题预防、筛查、疏导的需求非常迫切。
  在清远连南走访时,陈海仪在一个农家小院见到了这样一家人——妈妈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初一辍学,爸爸在家也无法和孩子沟通。当孩子见到陈海仪时,陈海仪非常诧异,“这个孩子主动和我们打招呼,非常热情,还乐于助人,刚帮邻居送快递才进家门。”同行的心理专家通过一些心理疏导手段,让孩子和妈妈互相表达内心的想法,“孩子说他愿意离开父母去学习烤蛋糕、做咖啡,希望将来能在村里开一家小店。当我们通过心理互动让孩子和妈妈有了身体接触后,孩子妈妈眼里含满了泪水,都哽咽了。”
  “农村家庭教育相对薄弱,心理咨询、帮扶、干预的专业力量不足,乡村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容易被忽视。”为此,陈海仪建议在县、乡镇条件较好的地方建立心理资源中心,通过线上方式引进全国各地较好的心理资源平台和心理专家资源形成完善的体系,该体系可纳入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预防犯罪一体化处理机制,由民政部门兜底保障,教育部门加强对在校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更偏远地区,她则建议在学校或村居的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心育亭。“心育亭是类似于朗读亭的设施,这个设施相对封闭,能够全程录音录像,既能保护孩子们的隐私,又能让他们有一个可以吐露心声的‘树洞’。我们也能通过此及时发现他们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提供开导视频或连线心理老师等途径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陈海仪还提到,心育亭面向的不仅仅是青少年,还面向他们的监护人、老师以及村居里的儿童主任和妇女主任等群体,帮助他们提高应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
  发展新业态经济要避免忽视从业者合法权益
  履职五年来,陈海仪也有不少履职心得。她坦言:“作为人大代表一定要‘接地气’。”每年两会期间,陈海仪都会购买全国两会纪念封,寄给她帮扶过的失足少年、问题学生以及和她有过交谈的社区居民。“这小小的信是非常接地气的物件,让群众知道,人大代表一直在他们身边。”陈海仪说道。
  陈海仪一直注重将本职工作和履职充分结合,在涉及妇女儿童保护方面提出了有效可行的议案建议。她表示:“作为人大代表要获得群众的认可必须要提出‘真管用’的建议,要真正帮得上老百姓。”此外,认为要讲究广泛性,近年来,她关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除了关注妇女儿童权益外,她还联动法院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一起开展调研,关注民生热点难点堵点。
  今年,她还带来一份对灵活就业的新业态劳动者进行劳动立法的议案,建议在修改现行劳动法时增加一个专门章节予以特别规定,明确在劳动关系认定的基础上,增加“不完全劳动关系”的用工类型,据实认定劳动关系标准,规范平台算法规则、税收监管体系等举措,既要防止牺牲新业态经济发展,更要避免忽视从业者合法权益。
  如今,陈海仪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作为‘老代表’,我希望能更好地发挥传帮带作用,将自己的履职经验分享给更多新代表,帮助他们提升履职能力,更好地为人民发声。”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