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法治报】 审理知识产权案件 羊城第一
【发布时间:2020-08-20 09:37:54】 【稿件来源:南方法治报】 【作者:李晓东、黄乾、常秋华】 【关闭】
8月18日,广州市中级法院召开“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构建社会共治格局”新闻发布会,介绍2019年以来,广州两级法院积极发挥审判职能,全面保护知识产权主体的合法权利取得的成效。
A
受理和审结知产刑案数全省第一
广州法院突出打击侵犯商业秘密、假冒注册商标、跨国境制售假、侵犯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刑事犯罪,并加大对涉新冠肺炎疫情知识产权刑事犯罪的打击力度。疫情防控以来,法院对涉疫情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实现快审快结,从立案到宣判平均审理用时23天,服判率达100%。同时,针对知识产权刑事犯罪,创新性地适用特别刑罚。广州市南沙区法院审理了广州首件对侵犯商业秘密犯罪适用“从业禁止”的刑事案件,对该案被告人适用从业禁止令,禁止其在缓刑考验期内从事特定产品的生产制造。
据统计,2019年以来,广州两级法院共受理各类侵犯知识产权刑事一审案件915件1481人,审结867件1437人,判处财产刑6321万余元;受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二审案件139件252人,审结二审案件129件227人。广州两级法院受理和审结的侵犯知识产权刑事犯罪案件数居全省第一。
B
逾2万件纠纷达成和解
广州法院对涉知识产权民事纠纷,坚持调解优先和繁简分流,将知识产权案件全面纳入调解前置程序,加大矛盾纠纷诉前分流。印发《特邀调解组织、特邀调解员管理办法(试行)》,规范调解组织、调解员的管理和调解活动,实现对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全覆盖。2019年以来,全市共有31704件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经由调解员介入诉前和诉中调解,其中22301件纠纷达成和解,占比约26.4%。
为进一步便利案件当事人参与诉讼,切实提高案件办理质效、增强保护效果,广州法院紧紧依托民事诉讼制度改革,在广州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基础上,不断深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司法应用。广州互联网法院实现了知识产权案件100%在线审理,生效判决100%在线执行。
2019年以来,广州基层法院和广州互联网法院共受理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99299件,审结83115件,审结的民事一审案件居全省第一。其中,广州互联网法院受理45582件,占广州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的45.9%;结案39146件,平均审理时间35天,实现案件的快审快结。
C
多元合作实现“查扣冻”一条龙
为促进知识产权生效裁决得到有效执行,广州法院积极完善执行联动机制,增加供电局、自来水公司、燃气公司及移动、联通、电信三大通信运营商等单位为执行联动成员单位,不断提升综合治理“执行难”的合力。
此外,广州中院执行局进一步扩容广州“天平”查控网,协调公安、国土、银行等单位实现数据对接,越来越多执行案件在网上实现了“查扣冻”一条龙。
对包括涉知识产权执行案件在内的案件,实行执行业务全流程“一网通办”。申请执行人通过人脸识别登录执行小程序,可以随时了解知识产权执行案件的办理进程和查扣执行款项的情况,大幅提高执行效率。
2019年以来,广州两级法院执行局共受理涉知识产权执行案件8519件,执结7614件,执结率达89.38%,平均执行天数56.75天,执行到位金额近6500万元。发布会上,广州中院与广州市市场监管局会签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就建立联席会议、多元纠纷解决、互助办案、交流培训共享、数据交换共享、保护成果共享等六项协同机制达成合作,进一步强化法院与市场监督监管部门在保护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程序上的衔接,形成整体合力,共同构建“高质量创造、高效率运用、最严格保护”的知识产权工作新格局。
![]() |
【打印】 |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