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返回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广州判决51宗毒品案,4名毒贩一审判死刑
【发布时间:2017-06-23 15:40:28】 【稿件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吴笋林 马伟锋 甘尚钊 刘娅 张鸣】 【关闭】

 

6月22日,广州两级法院对5 1宗毒品犯罪案件60名被告人进行了集中宣判,其中4名毒贩被一审判处死刑,另有1人被判处死缓、1人被判处无期徒刑。据悉,51宗毒品案件涉案毒品数量总计约181公斤。
广州中院刑一庭负责人表示,面对毒品犯罪的严峻形势,广州法院始终坚持对该类案件从严惩处的指导思想,对毒品犯罪保持高压态势,对罪行严重、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的犯罪分子,“该重判的决不手软”。
贩运毒品4公斤 一人死刑一人无期
22日上午10时20分,广州中院在第二法庭宣判吴某华、黎某洪二人贩卖、运输毒品案,拉开两级法院此次集中宣判的序幕。
广州中院审理查明,被告人黎某洪为贩卖毒品向被告人吴某华提出购买1公斤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2016年6月28日上午,吴某华驾驶小汽车,携带毒品从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前往广州市增城区黎某洪住处。当日中午12时许,吴某华到达黎某洪住处楼下,正准备搭乘电梯时,被公安人员抓获,警方当场从其携带的挂包里、驾驶的小汽车内查获毒品甲基苯丙胺约4公斤(纯度约为70%)。
随后,公安人员在被告人黎某洪的上述住处将其抓获,在该房厨房电磁炉上的烧杯内查获液态毒品混合物、电子秤和改制塑料瓶等物品一批。
广州中院认为,被告人吴某华、黎某洪都是毒品再犯或累犯,依法应从重处罚。根据犯罪情节,法院以贩卖、运输毒品罪一审判处吴某华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贩卖毒品罪,一审判处黎某洪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此次集中宣判重刑率为45%
据广州中院刑一庭负责人严剑飞介绍,随着“全民禁毒工程”和“雷霆扫毒”专项行动持续深入推进,打击毒品犯罪的成效日见显著,广州两级法院审理的毒品案件数量也不断增加。面对严峻的毒品犯罪形势,广州法院始终坚持依法从严惩处毒品犯罪的指导思想,对毒品犯罪案件持续保持高压态势。特别是重点惩治走私、制造毒品、大宗贩卖、运输毒品等严重毒品犯罪,对于具有武装掩护走私、暴力抗拒查缉、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等严重情节的毒品犯罪分子,以及毒枭、职业毒犯、累犯、毒品再犯等罪行严重和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的犯罪分子,该判处重刑至死刑的,决不手软。
以此次集中宣判为例,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罚的罪犯共计27人,重刑率为45%,高于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的3-4倍,其中有4名制造、贩卖、运输毒品数量特别巨大的罪犯一审被判处死刑。“毒品犯罪是全世界的公敌。我们对广州两级法院审理毒品犯罪的第一要求,就是‘决不手软’。”严剑飞称。
单纯运毒也可判死刑
严剑飞还特别提到一点,近年来,广州法院审理的运输毒品犯罪案件明显增多。今年1-5月,已经审结运输毒品犯罪案件达到37起,增长明显,而且涉及的毒品数量巨大,动辄几十公斤。这其中,既有从毒品制造地向广州运输的情况,也有将毒品向外省、境外运输的情况,这说明广州在打击毒品集聚方面出了重拳,有效地阻断了毒品扩散线。
“运输毒品犯罪的量刑同样很重,就算是单纯的运输行为,如果数量大,同样要判处死刑。”在6月22日上午集中宣判的案件中,涉及运输毒品犯罪的有5宗,其中涉案毒品数量最多的达34公斤,被告人常某国一审被判处死刑。
记者还获悉,6月上旬,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广州中院遵照命令,已经对运输毒品15公斤的罪犯黄某、运输毒品7公斤的罪犯吴某(女)依法执行了死刑。
分析
以贩养吸普遍新型犯罪增多
单案查获毒品数量不断增加,“几十公斤乃至几百公斤的案件已屡见不鲜”。
据广州中院刑一庭统计,今年1-5月,全市两级法院共审结各类毒品犯罪案件1169件1365人,占全部审结刑事案件总数的13.64%。其中,广州中院刑一庭审结216件305人,占刑一庭全部审结案件的26.90%。
严剑飞介绍,从广州法院受理的毒品犯罪案件来看,呈现出几个新的特点。
一是单案平均涉案毒品量不断增加。特别是广州中院受理的一审案件,单案查获毒品数量几乎都在1公斤以上,几十公斤乃至几百公斤的案件已经屡见不鲜,平均下来,单案涉案量要在3公斤以上。
二是犯罪类型多样化。除了之前多发的贩卖毒品、非法持有毒品外,引诱、教唆、欺骗、容留他人吸毒,非法生产、买卖、运输、走私制毒物品罪也普遍存在,基本涵盖了刑法所规定的全部毒品犯罪罪名,逐步出现消费、制造、集散、运输“四位一体”的特征。
三是以贩养吸现象仍然突出。以贩养吸的个人小额毒品犯罪仍占有较大比例,有的仅有几克,且往往是购得纯度较高毒品后掺和其他成分再分成小包转手贩卖,因为毒品数量小又便于携带,交易不易引起注意和怀疑,被发现难度相对较大。据统计,基层法院审理的贩卖毒品案件中,零星贩卖毒品案件占比超过六成。
四是新型毒品犯罪增多。海洛因毒品犯罪虽然仍占有较大比例,但犯罪数量及毒品数量总体呈现萎缩的趋势,转为以化学方法制造的甲基苯丙胺、氯胺酮等新型毒品为对象的毒品犯罪则呈上升势头,甲基苯丙胺尤为突出;麻古、摇头丸、K粉等新型毒品及国家精神管制药品在毒品犯罪案件中所占比例上升明显。
采写:南都记者 吴笋林 通讯员 马伟锋 甘尚钊 刘娅 张鸣鸣
摄影:通讯员 彭勇 吴莉莉 梁斯睿 倪丽珠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