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返回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司法改革 > 司法改革要闻
让公平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发布时间:2018-04-28 16:46:46】 【稿件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魏丽娜 杨晓梅 甘尚钊 周冠宇】 【关闭】

仓边路报告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魏丽娜 通讯员杨晓梅、甘尚钊、周冠宇
4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授予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全国司法公开标杆法院(2017)”称号,肯定广州中院在司法公开工作中取得的突出成效。广州中院院长王勇表示,要通过司法公开的方式让公众实现对司法的即时监督,打造阳光司法过程,“因为阳光透明更能保障公平、公正”。
据悉,中国社会科学院从2011年起每年向社会发布《中国司法透明度年度报告》。今年3月份发布的《中国司法透明度指数报告(2017)》,在对最高人民法院、31家高级人民法院及49家较大市的中级人民法院司法公开状况评估中,广州中院司法透明度连续第三年获评全国法院第一名,实现 “三连冠”。此次获授“全国司法公开标杆法院”称号,是广州中院继“司法透明度连续全国法院第一”后,再获殊荣。
全流程信息公开,让司法更透明
2017年,全市两级法院依托12368诉讼信息综合处理枢纽,通过门户网站、手机APP、“两微一端”公开各类流程信息240万余条,实现流程信息从被动接受查询向全程跟踪、主动公开、单点推送的深化。
广州中院司法公开办负责人介绍,当事人可以通过扫描立案通知书上的二维码,在广州审判网“我的案件”页面查阅开庭时间、送达情况、办案日志等诉讼信息,同时还可以在线调阅电子卷宗、提交材料、接收送达,实现全诉讼服务网上办理。
此外,广州审判网还全面公开院庭领导信息、预决算信息、任职回避情况等司法行政信息,司法改革方案、员额法官信息、立案登记数据等司法改革信息,司法统计报表、参考性案例、审判白皮书等审判执行信息,代表委员意见办理情况、司法建议答复情况、法院年报等联络工作信息。
据介绍,截至2018年4月底,广州审判网历史访问量超过了2368万人次,成为全国访问量最大的法院门户网站之一。
今年3月26日,北京的张律师了解到广州中院网上立案平台可以方便快捷立案,即登录广州法院网上立案平台,填写手机号通过动态码验证即可登录,几分钟内便可把事先准备好的诉讼材料成功上传至网上立案平台。张律师提交材料后,手机很快响了起来。张律师接到广州中院立案审查人电话通知符合受案范围,予以立案,并在互动留言区向代理人发送《诉讼费预缴通知单》,指引张律师通过网上立案平台缴纳诉讼费。
据悉,当事人在绑定手机号码后,系统自动向当事人推送立案通知、开庭提醒、案款到账等6大类流程节点信息。2017年共向当事人发出节点提示信息213万余条。
此外,广州中院研发的审务通手机APP还实现场景化服务,掌上移动诉讼服务大厅提供贯穿诉前到判后的39项诉讼服务,实现线下、线上、掌上诉讼服务同质化。
全日制庭审直播,让正义看得见
广州中院开展庭审网络直播较早,自1996年番禺“1222”特大劫钞案开全国法院庭审直播先河以来,不断健全完善庭审网络直播工作机制,2016年在全国法院率先实现“法官人人有直播,法院天天有直播,案件件件可直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多次在全国会议上肯定全日制庭审网络直播“广州模式”。
“女娃,我和你爸在手机上看到你在广州中院开庭了。”2017年6月28日上午,李某艳诉某公司劳动纠纷案在广州中院第二十六法庭开庭,刚开完庭的当事人李某艳接到了家人打来的电话。7天后,拿到胜诉判决书的李某艳告诉记者,“案件一审在花都区法院开庭时就已经网络直播,没想到二审也同步在网上进行直播。作为当事人,我们肯定希望法院把案件直播出去的,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关注到,也更加有利于法官公正裁判,真正维护我们老百姓的合法利益。”
据了解,广州中院专门修订《庭审网络直播规程》,规定各部门公开开庭审理的案件直播比例不低于90%,全市法院每个月进行庭审网络直播的案件数不少于1700件。《庭审网络直播规程》还规定庭审网络直播实行归口管理、直播预告、定期通报、质量评查、意见反馈制度,提升直播效果。
数据显示,2017年全市法院直播案件11572件,居全国法院前列,广州中院庭审直播数居全国各中院首位,获评“优秀直播法院”,2件直播案件入选全国法院十大“最受关注案件”。
“全市法院268个高清数字法庭完成同步录音、同步录像、同步法庭记录‘三同步’改造。”广州中院科技信息处自动化科科长赵卓君介绍,广州中院庭审网络直播平台采用视音频压缩解码技术,实现信息流传输、实时视音频管理、历史案件点播、云平台存储,每天提供165路直播信号,单案支持20000人同时在线观看。观众在不安装任何插件情况下,可通过计算机及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持智能设备在线观看。
2017年,庭审网络直播案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达100%,平均结案周期缩短20%以上,无一案件被当事人信访投诉。以庭审直播方式审理的案件上诉率不超过5%。
文书上网公开,倒逼司法公正
早在2004年,广州中院就通过广州审判网公布生效裁判文书,是全国法院最早实现文书上网的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开通中国裁判文书网后,广州中院即通过广州审判网和中国裁判文书网“双平台”公布裁判文书。
“规范和简化上网流程,完善《关于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实施办法》,明确文书上网的类别、期限、范围等关键信息,法官在提交案件结案时,审判管理系统会自动进行文书隐名处理,法官只需轻轻点击‘发布’即可一键推送到裁判文书公开平台。”赵卓君介绍。
据统计,2017年广州两级法院累计公开裁判文书140353份,同比增长46.28%。
据了解,广州中院还定期每月公布各法院各部门裁判文书生效数、上网数及上网率排名。对决定不上网公布的,公布不上网文书的案件数量、案号、理由。“防止不上网审批流于形式,倒逼裁判文书上网率的提高,使裁判文书公开取得突破”。
执行信息公开,申请执行人可在线查进度
广州中院实行执行信息全流程公开,申请执行人可在线查询执行案件立案进度、执行人员及联系方式、执行措施、执行财产处置、执行款项分配等全部执行信息,财产调查、强制措施、评估拍卖、财产分配等事项在执行公开平台也会全程留痕。据介绍,近年来,广州中院不断完善执行公开平台建设,依法保障当事人知情权,全力推动基本解决执行难。
据了解,广州审判网还设置了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执行悬赏、执行惩戒等执行专栏,共公开失信被执行人名单42593人次,向社会发布46宗执行悬赏公告,促使5536人主动履行义务。2017年全市法院限制消费66002人、限制出境147人、罚款892万元、司法拘留313人。
王勇表示,广州中院将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的工作理念,以获评“全国司法公开标杆法院(2017)”称号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在更高水平深化司法公开,提高司法透明度,确保司法公开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为实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