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返回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司法改革 > 司法改革要闻
司法改革“去行政化”要自院长始
【发布时间:2015-01-30 16:15:19】 【稿件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刘冠南 龚德家 马伟锋】 【关闭】

 

    
个人简历
刘年夫,广东台山人,1980年进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先后担任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审判员、研究室主任、刑一庭庭长、执行局局长、副院长,揭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广州海事法院院长。
2012年1月,刘年夫任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近日,中共广东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正式发布,明确提出了一系列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举措。
28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刘年夫就司法体制改革等话题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独家专访。3年来,这是他第一次接受媒体专访。刘年夫表示,“司法改革‘去行政化’,首先就要自院长始”。
谈司法公开
真正的正义经得起围观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有公正的判决,才能经得起公众的检验。”刘年夫说,让诉讼当事人输了官司也服,就是大力推进司法公开,让老百姓真切看到法官是如何秉公处理的。
“我记得南方日报曾经有过一篇报道,标题是‘真正的公正,经得起围观’。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什么是公正?公正不能停留在法律的‘理想国’里,必须通过司法机关的实践,落到现实生活当中。只有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公正,才是真正的公正。”刘年夫说。根据中央政法委和最高法院关于减刑假释工作改革的精神,广州中院率先推行减刑假释案件审理“裁前公示、公开开庭、文书上网”制度,通过全面公开,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和各方的支持。2014年,广州法院严格依法审理减刑、假释案件9074件,其中裁定不予减刑、降低提请减刑幅度、不予假释的达3299件。
2014年9月,广州开通了两级13家法院统一的网络直播平台。广州中院全部60个法庭都可以直播,而且所有公开开庭的案件,除了法律规定不允许公开的,原则上一律网络直播庭审,是全国中级法院中首家做到的。基层法院每天也至少有两个法庭直播,最多同时可以有84个法庭直播。短短3个月时间,直播案件1984件。
同时,广州法院进一步推进裁判文书公开平台和执行公开平台建设。广州中院全年上网公布的裁判文书达131489份,公布数量居全国前列。通过执行信息公开平台,公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2438人次,因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而自动履行义务的案件193件。
刘年夫说:“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说过,要把司法公开作为司法改革的突破口。通过司法公开,可以让群众了解法院、支持法院;可以提升公信、凝聚共识,为全面改革做好准备。更重要的是,与人财物的统一管理、法官员额、跨区域管辖等重要环节不同,司法公开完全可以由基层法院主导。”
谈司法改革
坚决取消上诉率结案率等指标
“在法院工作30多年,我真切地感受到,这一轮司法改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刘年夫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通过的两个《决定》把司法改革提升到最高层面,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可以说,2014年不仅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也是人民法院工作的改革创新之年。
2014年,广州中院受理案件47630件,办结案件42744件,分别同比上升了19.95%和20.64%;全院法官人均年结案128.36件,同比增加23.23件。
在法官人数基本不变,案件数迅猛增加的情况下,广州中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司法改革的精神,先后从人员分类管理、审判权运行机制、司法公开、执行工作机制、人民陪审员、刑事速裁、多元化纠纷解决、涉诉信访、减刑假释等9个方面,推行了20多项创新举措。
这其中,有涉及审判权、执行权运行机制的。比如,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改革,按照“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要求,落实谁办案谁负责,彻底改变副庭长、庭长、副院长、院长层层批案的做法,除依法需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外,案件一律由合议庭决定,裁判文书一律由审判长签发。非自己办理的案件,院长也无权批案。相应地,广州中院出台了审委会委员办案、庭长、副庭长办案的相关规定,要求所有业务庭的领导都要参与办案。
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法院施行刑事速裁程序的改革试点,审结案件2069件,平均每个案件审理期限只有7天,实现了繁简分流;通过诉前联调机制,把26407件纠纷调解在诉前,大大缓解了案件数量增长的压力;为提高案件质量,法院在刑事案件中推行专家出庭作证制度,建立强制医疗案件复议听证制度等。
刘年夫说,最近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提出,对于“结案率”等一批考核指标予以取消,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司法规律的尊重。这类指标不符合司法规律,广州市中院对此坚决贯彻。2015年,广州法院将对“上诉率”、“结案率”、“发改率”等一批不符合司法规律的考核指标坚决取消。严格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维护司法公正。
谈监督与制约
领导过问案件要全部留痕
随着司法改革的全面推进,法官的权力得到了强化,那么会不会因此也带来权力滥用的风险?法官的裁判权如何制约?
刘年夫表示:“有权力必有责任,有司法权力就有如影随形的司法责任。惟有真正落实司法责任制,才能从制度上倒逼司法人员公正司法。因此,司法责任制本身是此次司法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也就是我们说的‘主审法官、合议庭责任制’。通俗一点说,就是‘谁在判决书上签名谁负责’。”
以往由于案多人少,案件的审理工作在合议庭成员之间分工不平衡,存在“合而不议”、“参而不审”等现象。同时,案件审批制度的不合理,也容易导致“审者不裁、载者不审”的情况。“我们这次改革的目标就是落实合议庭成员共同负责下的主审法官责任制,强化合议庭成员在主审法官主持下共同参与、分工配合审理案件,明确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在办案过程中的职责”。
刘年夫说,对法官裁判权的制约来自多个方面:来自外部的有审判公开、文书公开、人民陪审员、司法监督员制度、新闻监督等;来自内部的有案件评查、廉政监察,还有错案追究制度;此外,司法权力之间本身也有互相制约的机制。
刘年夫认为,确保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一直都是司法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这个问题涉及到司法体制层面,需要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而不能靠法院一家解决,比如人财物的统一管理、法官员额和遴选、法官单独序列管理等等,这也是这轮司法改革最大的亮点。作为基层的中级法院,在“去行政化”方面,工作重点仍然是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确保把裁判权完整地归还给审理者,包括领导过问案件全程留痕制度等。
对话
“掌上法院”即将上线
59岁的刘年夫对于庭审直播、网站建设、移动终端信息传播等高新技术,非常熟稔。在担任广州中院院长的3年来,刘年夫大力推进新技术的运用,提升法院的便民服务水平,广州中院的信息化建设在全国法院系统中走在前列。
“我这里还有一个好消息:经过近一年的研发,‘广州审务通’APP马上就要上线了。”刘年夫说,这个APP的功能十分强大,几乎集成了广州中院官方网站、12368诉讼服务平台、三大司法公开平台、官方微信等所有服务性功能,能够网上立案、查询案件进展、观看庭审直播、查阅裁判文书、信访投诉等等,可以说是相当于一个“掌上法院”。到时候,手机用户就可以“一手掌握”。
南方日报:如何继续全面推进司法改革?
刘年夫:首先是继续加大“司法公开”。作个比喻,法官工作好比挑扁担。这条扁担呢,就是司法公开,一头担起司法公正,一头担起司法公信。“扁担论”源于我真实的工作感受,司法公开也进一步推动了法院“院长归位”。广州中院的九位院领导,今年都有办案任务,院长办案成为一种“新常态”,而且还要专办复杂疑难案件。司法改革要“去行政化”,首先就要自院长始。
司法改革势在必行,当前人民法院的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计划经济年代留下的烙印和影响很深,已经不再适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改不行,而且小修小补不行,必须得大改。法院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审判机关,必须遵循司法规律。所以,这一轮改革是中央直接抓,属于“脱胎换骨”的改革,从司法体制上着手改。这也就决定了,这一轮的司法改革的目标是明确的,力度是最大的,前景也一定是光明的。
南方日报:近年来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突出,您对坚守在法院工作的法官有何评价?
刘年夫:近些年来,广州法院的法官人数基本没有增加,但是办案数量却不断上升,全都是靠他们拼出来的。法官“5+2”、“白加黑”都司空见惯。这样一个团队,是一个能打硬仗的团队。对于广州中院而言,最重要的是“齐心聚力”,认准方向,把步子迈齐、迈稳,把中央和最高法院的部署一一落到实处。
南方日报记者 刘冠南  实习生 姚凯丽
通讯员 龚德家 马伟锋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