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法院信息司法改革专刊2021年第10期
【发布时间:2021-10-29 18:36:28】 【稿件来源:司改办】 【作者:司改办】 【关闭】
〔工作成效〕
荔湾法院用司法“连环招” 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近年来,荔湾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职能,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严格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标准,“执行合同”“办理破产”指标稳步提升,五类典型商事合同案件办理耗时明显缩短,结案率连续五年位居全市法院首位。一是审理一批涉互联网涉新业态案件,入选全省全国典型案例。审结公司清算和破产案件16件,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各类型企业平等保护,审结涉公司、股权等纠纷305件,维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妥善执结涉28个城市45家门店的“好又多”企业股权变更案,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合会副会长送来锦旗。妥善化解涉新业态、新类型商事案件,“平安保险E代驾案”入选最高法院首批涉互联网典型案例;“乐某公司网络推广案”入选全省涉互联网十大案例;“区某诉某丝绸公司网络购物合同案”入选全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大典型案例;“为少数民族群众追讨虫草货款案”入选广东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十大执行攻坚案例。二是持续推进扫黑除恶,打掉营商环境“天敌”。审结刘某添涉黑案等一批全国全省关注的重大涉黑涉恶案件,入选全国“2018年推动法治进程十大案件”。审结何某光等17人涉恶案,入选中国法院2020年度案例;赖某飞等14人涉黑案入选广州市扫黑除恶十大案例,罗某盛等16人涉黑案入选广州法院扫黑除恶十大案件。针对办案中发现的基层治理和行业管理问题,发出31份专项司法建议,全部获得积极反聩,助力社会治理和行业清源。三是用好司法保护之剑,守护创新之火。审结知识产权民事案件6445件、刑事案件230件,对“傍名牌”“搭便车”等重复侵权、恶意侵权行为判处惩罚性赔偿,依法保护创新、促进创新。公正审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不正当竞争案件21件,“网购沉香木差评案”入选广州法院知识产权民事十大典型案例。2020年4月发布《著作权民事案件审判白皮书》及典型案例,引导社会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同年6月,协办“荔湾区重点通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协作机制签约仪式”,加强同荔湾区公安机关、知识产权监管部门与重点企业的知识产权交流与合作。2021年4月,积极参与“荔湾区2021年知识产权宣传周主题活动”,营造知识产权保护良好氛围。四是成立广东首个区级涉侨纠纷调解室,打好“侨”牌。立足“都市侨乡”区域特点,坚持理念先行、因地制宜、机制创新,依托荔湾区多元解纷平台体系,努力打造粤味浓厚、荔湾特色的“法院+司法+侨联”涉侨纠纷多元化解模式。2019年12月6日,荔湾区涉侨纠纷调解室揭牌成立,广泛吸纳人民陪审员、人民调解员、律师、退休法律工作者等代表,依靠群众将纠纷化解在萌芽、化解在当地,推进涉侨纠纷诉源治理。2020年11月3日,荔湾区永庆坊涉侨纠纷调解室在区司法局多宝街司法所揭牌成立,系继荔湾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逢源街司法所、区侨联“侨胞之家”、华林街司法所设立涉侨纠纷调解室后的第5个涉侨纠纷调解室。通过社区共建配合永庆坊二期建设,创新思路把多宝法律服务所作为调解室的联络工作站,同步开展涉侨和涉旅游法律服务和调解工作,更好地维护侨界群众合法权益,调动和发挥侨界群众参与“老西关”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积极性。 (荔湾法院)
〔改革创新〕
市中院上线破产管理人监管平台 广州破产法庭出台《企业破产案件管理人工作监督办法》,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管理人“依时间节点线上提交报告”,约束管理人及时履责。开展“工作报告实时接收”等线上监督管理工作,方便法官对管理人的实时监督。独创管理人考核基础事项扣分和浮动事项加分的计分方式。率先建立债权人对管理人线上个案评价制度。2020年,450件案件在参考债权人意见的基础上对管理人工作进行考评打分,极大提升了管理人的履职质效。破产办理时长203.7天,较世界银行对于中国“办理破产”1.7年的时长缩短67.17%。该项目获评2020年度广州法院 “十大微创新”项目。 (广州破产法庭)
〔简讯〕
市中院召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审判执行工作案件专家咨询会 10月11日,市中院组织召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审判执行工作案件咨询会”。会议邀请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专家和部分人大代表围绕典型案例的法律适用、社会效果等问题进行交流研讨,是广州法院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审判执行工作的重要举措。 (市中院研究室 温晓雅)
![]() |
【打印】 |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