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返回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司法改革 > 司法改革动态
广州法院信息司法改革专刊2017第24期
【发布时间:2017-03-20 10:35:47】 【稿件来源:】 【作者:】 【关闭】

 

司法改革专刊
201724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改办编              2017313
 


 

深入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确保司法公正高效
2014年以来,花都区法院稳妥务实推进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创新审判执行工作机制、推动内设机构改革试点工作,为持续落实司法责任制打下坚实基础。
一、完善落实权力清单,确保严格公正司法
(一)落实院庭长带头办案。根据规定,结合工作实际,明确院庭长办理案件任务。其中,院长办案任务数8件,副院长办案任务数16件,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办案任务数24件。庭长基本办案任务数为法官的50%,副庭长基本办案任务数与法官的一致。2016年,该院院长办案17件,副院长办案35件,审判委员会专委办案69件,均超出了基本办案任务数;院庭长副庭长全年办案数8912件,全部超额完成办案任务。
(二)实行四级审限责任管理机制。建立承办法官、庭长、分管副院长、审管办为主体的四级审限管理责任机制,规定承办法官对案件审限承担直接责任;庭长对所在庭室案件的审限具有监管责任;分管副院长对案件审判的效率具有监督责任。审管办对全院案件的审限管理承担着全面责任
(三)推进落实司法责任听证制度。花都区法院探索建立司法责任听证制度,不断优化责任认定程序。自该制度实施以来,共召开司法责任听证会10次,听证案件456件,最终认定并追究审判绩效责任198件,促进办案质效提升。从实施效果上看,全院办案质量指标稳步向好,2016年,全院案件上诉率同比下降4.61%,上诉改判、发回重审率同比下降0.76%
二、推进案件繁简分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
(一)成立立案庭案件繁简分流速裁组。按照最高法院和上级法院的部署要求,经过院党组讨论决定,由7名审判经验丰富的法官和6名辅助人员组成速裁团队,专门办理简易案件。速裁组充分发挥工作积极性,克服办公场所、辅助人员及送达车辆不足等困难,去年11月至今收案591件、结案263件,审结效率明显提高。
(二)成立执行速裁组。为有效解决执行难问题,执行局于今年2月正式成立执行速裁团队,为缓解办公场地严重不足问题和提高工作效率,在执行局设立执行立案专窗,并在立案阶段对案件进行筛选分流,易于执结案件由执行速裁团队执行,其余案件交由其他执行团队处理。截至目前,执行速裁组收案1147件,实施网上查控1379件,结案216件。
(三)积极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积极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试点,在花都区委政法委牵头下,联合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等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花都区刑事诉讼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实施办法》。设立审判组织集中办理认罪认罚速裁案件,并扩大适用刑事速裁程序的案件范围。目前,共受理此类案件132件,审结96件,结案率为72.73%,无一案件超期和上诉。
三、创新优化工作机制,提升审判执行质效
(一)推行网络司法拍卖。为化解执行难题,花都区法院积极探索建立网络司法拍卖工作机制,实现执行涉案标的全部上网拍卖,通过网络拍卖提高执行标的变现率,保护当事人胜诉权益。现该院网络司法拍卖平台已正式运行,第一批竞拍标的已上线,涉诉竞拍标的物共9个,其中房产8套、土地1块。
(二)创新优化送达机制。约谈邮政并探索邮寄送达引入竞争机制。积极约谈邮政部门,要求对邮寄送达过程中存在问题作出整改。目前,邮政部门准备在该院立案庭设立邮寄送达专窗,专门负责该院邮寄送达事务。同时积极探索邮寄送达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市场化竞争机制不断提升邮寄送达效率。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打通直接送达最后一道门通过加强沟通取得街镇综治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利用通用门禁卡,实现直接送达入户。
四、积极探索内设机构改革,进一步落实司法责任制
花都区法院作为内设机构改革试点基层法院,根据省院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在原核定的编制及领导职数不变的前提下,探索实行扁平化管理,科学组建专业化审判团队,合理整合非审判业务部门,减少管理层级,提高工作效能。现该院已完成初步方案,并已上报市中院,待省法院审核及省编办审批之后,该院将积极开展下一步改革试点工作。
(花都区法院)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