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发布时间:2011-09-09 09:38:03】 【稿件来源:】 【作者:】 【关闭】
机关建设报 主编:李俊航 编辑:林智 特约通讯员:马伟锋 2011年8月22日头版
笔者:吴院长,十年前,我刚任《机关建设》编辑部主任时,采访刚走马上任的您,十年后,我又回《机关建设》编辑部工作,到任后,第一时间就想到要重访您,也许预料不到吧?
吴院长:十年再相逢,的确是一个惊喜,也是一种缘份啊。听说您要来采访,我马上就回想起当年的情景,仍然记忆犹新。真是觉得时光如流水,白驹过隙啊!回过头来,想想这十年,广州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一直都在跟着时代走,我和中院走过了难忘的十年,你和《机关建设》也都上了新的台阶。时隔十年,能够再现当年的采访,我觉得是一件非常有意义、也特别有意思的事。
笔者:你刚上任时,谦虚地说要向身边的同志学习,特别是向男同志学习,学习了十年应该收获不少吧?
吴院长:这可不是谦虚,是我的真心话。三人行,必有我师。市中院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集体,她培养和聚集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经历过很多的考验,也取得了很多的荣誉。虽然,我是院长,但不论是工作还是其他方面,许多同志都值得我学习。如:从事审判工作多年的资深法官,他们有扎实的法律基础和丰富的社会阅历。也有很多来自名校的高材生,他们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敢于大胆创新,我都需要向他们学习。
这里,我还要特别提我院的女法官,她们是一个特别值得我学习的群体。众所周知,广州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案件类型新、数量多、难度大、增长快。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女同志,要做到事业、家庭两不误极不容易。但是,不管多苦、多累都顶过来了,而且,做得一点不比男同志差。这些年来,她们当中涌现出许多的全国先进,如全国优秀法官、人民满意的好法官等等。
如果说收获的话,我体会最深的是广州法院文化或者说是岭南文化对我的影响。第一点就是求真务实。法院审理案件最根本的就是两条,“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去伪存真,是法官断案的关键,只有查清全部事实才能准确下判,容不得半点虚假。社会上有一种观点:“光会干不行,还要会吹”,我向来都是主张 “先干后说”、“多干少说”,一步一个脚印。第二点是敢为人先。食头啖汤,是岭南文化的一大特色。我院的许多司法改革举措都开创了先河,引领了当时潮流。例如,我们的少年审判、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大调解、量刑规范化、司法确认、主动执行、阳光审判、司法公开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第三点是兼容并蓄。对于法官而言,面临的案件千差万别、面对的当事人形形色色,必须掌握丰富的知识和处理技巧。如审理一个金融诈骗的案件,那就需要了解基本的金融知识。对于我院发展和队伍建设而言,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招揽人才,就得做到兼容并蓄。这些年来,我院招收和引进一批批的新生力量,我一直主动与他们分享我的经验和体会,让他们更快地成为栋梁之材。
笔者:刚才,您谈了这十年来的一些体会。那么,市法院“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发展思路是什么?以哪些措施来保障?
吴院长:市法院的主要发展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各项部署,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准确把握人民法院服务大局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大力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更加充分有效地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促进“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我们的保障措施:一是更加注重发挥职能作用,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上有更大作为。紧紧围绕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十二五”时期重大战略部署,加强对司法领域新情况、新问题的调研,依法妥善审理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的各类案件,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优质司法服务。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依法惩治各类刑事犯罪,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加强调解工作,推动“大调解”格局健全完善。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良好的社会管理秩序;二是更加注重把握群众关切和期待的问题,在服务民生福祉改善大局上有更大实效;三更加注重深化监督管理机制建设,在维护司法公正、高效、廉洁上有更大成绩;四是更加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在推动法院工作科学发展上有更大突破;五是更加注重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在提高全市法院整体工作水平上有更大进展。
笔者:市法院采取哪些措施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吴院长:首先要加强司法公开。近年来,我们深入开展“阳光审判”、“阳光执行”,推进裁判文书上网、判后答疑等工作;其次是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第三是以完善审判管理助力党风廉政建设;第四是加强内部监督管理及查处追责机制建设。
笔者:您当法院院长当了十多年,应该尝到不少的酸甜苦辣,能否谈谈您的感受?
吴院长:因为十几年来,不管遇多难的事,都不是我一个人在奋斗,是市法院党组,是市法院整个团队在共同奋斗,有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所以,我不觉得有多难,有多苦。
笔者:您当院长这么多年来,难道没有老领导、老同事、老同学,特别是在位的上级领导找您办人情案吗?这两难压力你如何应对?
吴院长:说实话,我真的很少遇到这样两难问题。这也说明领导法律意识强,水平高了。即使是遇到这样的问题,我都紧紧依靠党组,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 |
【打印】 |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