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返回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花都区法院实施"司法确认"机制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09-08-12 00:00:00】 【稿件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 【关闭】
  马路上、交警队里,事故双方为赔多少钱争得面红耳赤的事俯拾皆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商定了,一方忽然觉得不划算又一切作废。于是继续闹到法院,再争吵一番达成个协议,等法院盖了章才真正放了心。这种方法,费钱费力又费心,谁也不划算。"干脆把法庭开到交警队里去吧,免得大家还要跑来跑去",记者今天从法庭现场看到,花都法院的这个想法已经变成现实。
  44万元赔偿1小时即获确认
  几天前,小刘驾驶小客车在花都区花东镇某路段,与小陈驾驶的摩托车发生碰撞,小陈受伤、他搭载的小侯当场死亡。该事故经交警认定由小刘承担事故全部责任,小刘已经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问题是,怎么赔?
  事故发生后,交警进行了调解,双方同意由小刘的亲属向死者亲属赔偿44万元分两期付清,同时死者亲属向法院请求对小刘减轻处罚。但是对于签订这份协议,双方均有顾虑。死者的亲属担心向法院请求对小刘从轻处罚后,小刘不再支付后续的24万元;小刘的亲属也担心死者亲属收到赔偿款后变卦。怎么办?
  当时负责的交警见双方都不太放心,就把双方家属带进了花都法院派驻某交警中队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合议庭"。仅仅一个小时以后,双方当事人就拿到了法院出具的民事调解书。
  截至今日,小刘的亲属已经向死者亲属支付了第一期死亡赔偿款20万元,民事调解书亦已交给法院刑事审判庭,作为被告人量刑的参考。
  "司法确认"的应用并不仅限于交通肇事赔偿纠纷。
  "几乎与这个案子同时,87名工人因为30多万元的工资和一个老板闹将起来,僵持不下,眼看要出'大事',法院也通过司法确认,确定了公司欠款的事实和具体的数额,给工人们吃了'定心丸'。后来,工人们拿到了钱,而公司也答应继续聘用这些工人,那种场面,真是皆大欢喜……"今天上午,一位法官谈起刚刚用"司法确认"解决的另一个劳动纠纷,喜形于色。
  从"请进来"到"走出去"
  "这样的速度,这样的效果,在实行'司法确认'之前是不可想象的,"广东海际明律师事务所律师何富杰说,"就以交通肇事为例,很多当事人双方最初的协议都会因为事件之外很多复杂的原因、包括感情因素和面子问题等被作废。而交警队里的合议庭,则在最早的时间把双方基于事故本身而形成的最'单纯'的协议固定下来,避免了很多潜在问题的发生。"
  "把花东调解模式的'请进来(诉前调解)'深化为'走出去(司法确认)',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构成诉调对接新模式,调解的路子也就越走越宽。"花都法院院长贾志生介绍说,这项新机制从今年年初开始便在区法院一些基层单位进行探索,目前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调解撤诉率上来了。从今年3月16日截至今日,司法确认共653件,占花都法院上半年审结民商事案件的28.08%,占上半年调解撤诉案件的51.17%,解决标的金额2046.57万元。
  --群体性纠纷下去了。在区法院通过司法确认解决的653件案件中,群体性纠纷案件377件,其中217件案件曾经到党委政府或人大信访部门上访。司法确认成为快速化解社会矛盾的又一顺畅渠道。
  对此,广东省高院院长郑鄂表示:"诉前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可以成为审判工作的一个方面……可以大胆推行。"
  "调解之后找法院确认",正逐步为广大市民所认识和接受。

  信息来源:羊城晚报 记者 鲁钇山 通讯员 穗法宣、花法宣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