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明永谈《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发生的变化,20年间相关案件增长20倍
【发布时间:2010-10-27 00:00:00】 【稿件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 【关闭】
昨天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实施即将20年之际,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余明永接受记者采访,畅谈行政诉讼法实施二十周年来发生的变化。
“民告官有时也是好事”
据广州中院提供的数据,1988年设立行政庭以来,第一年只收了30件,行政诉讼法的第一年收案97件,而到了2009年,一审案件达到了2107件,二十年间足足增长了20多倍。
据统计,2009年广州市法院审理的一审案件中,公安类案件为77件,资源类案件79件,城建类案件为349件,交通类案件为96件,劳动和社会保障类案件为249件,乡政府为被告的401件。公安类案件、交通类案件、城建类案件数量占全部案件数量的1/4强,劳动和社会保障类案件、以基层人民政府为被告的案件数量急剧增长。
余明永说,“老百姓愿意打官司是好事,说明他还是信任我们能够解决他的问题,如果他不告,反而可能会通过其他的极端途径发泄怨气,甚至报复社会。所以说,民告官有时也是好事”。
“部分机关忽视程序正当”
余明永特别提到,部分行政机关存在执法时只强调结果正确、忽视程序正当的问题,片面追求快刀斩乱麻,为了集中完成任务,经常未能履行法定的行政程序,在证据收集上也容易产生疏漏,程序违法、证据缺失的情况就比较多出现,引发了相当多的行政诉讼。被诉部门却往往以该执法行为属于实施“某某行动”、“某某计划”为由,希望法院对执法行为予以支持,使行政审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也大打折扣,因此建议行政机关最好避免“运动性执法”。
余明永说,过去一直强调依法行政,但如今不仅要依法,还要人性行政。余明永说,广州地区的“民告官”案件,“官”的败诉率基本维持在30%左右。“我感觉岭南文化是很宽容的,过去人们说政府是‘老虎的屁股摸不得’,但广州的行政机关的自我纠错机制非常好,并不是真正摸不得。在广州,城市拆迁的面积可能比很多城市大得多,城管的执法力度也很强,但我们并没有出现很极端的案例,可见人性执法的效果。”
老百姓跟行政机关打官司,会不会因为“官官相护”导致百姓败诉?对此,余明永表示,他并没有感觉到明显的“官官相护”。“当然压力是有的,总的是好,个别的时候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余明永坦陈,他刚到法院工作时,遇到一个行政案件,判了行政机关败诉。该单位领导带着20多个人过来“兴师问罪”。经过一番解释,那名领导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余明永说,相比行政机关,他更在乎来自老百姓的压力。“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对老百姓心存敬畏,他们的监督权要得到充分的保障。”余明永说。
南方都市报 记者:吴秀云 通讯员:穗法宣
“民告官有时也是好事”
据广州中院提供的数据,1988年设立行政庭以来,第一年只收了30件,行政诉讼法的第一年收案97件,而到了2009年,一审案件达到了2107件,二十年间足足增长了20多倍。
据统计,2009年广州市法院审理的一审案件中,公安类案件为77件,资源类案件79件,城建类案件为349件,交通类案件为96件,劳动和社会保障类案件为249件,乡政府为被告的401件。公安类案件、交通类案件、城建类案件数量占全部案件数量的1/4强,劳动和社会保障类案件、以基层人民政府为被告的案件数量急剧增长。
余明永说,“老百姓愿意打官司是好事,说明他还是信任我们能够解决他的问题,如果他不告,反而可能会通过其他的极端途径发泄怨气,甚至报复社会。所以说,民告官有时也是好事”。
“部分机关忽视程序正当”
余明永特别提到,部分行政机关存在执法时只强调结果正确、忽视程序正当的问题,片面追求快刀斩乱麻,为了集中完成任务,经常未能履行法定的行政程序,在证据收集上也容易产生疏漏,程序违法、证据缺失的情况就比较多出现,引发了相当多的行政诉讼。被诉部门却往往以该执法行为属于实施“某某行动”、“某某计划”为由,希望法院对执法行为予以支持,使行政审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也大打折扣,因此建议行政机关最好避免“运动性执法”。
余明永说,过去一直强调依法行政,但如今不仅要依法,还要人性行政。余明永说,广州地区的“民告官”案件,“官”的败诉率基本维持在30%左右。“我感觉岭南文化是很宽容的,过去人们说政府是‘老虎的屁股摸不得’,但广州的行政机关的自我纠错机制非常好,并不是真正摸不得。在广州,城市拆迁的面积可能比很多城市大得多,城管的执法力度也很强,但我们并没有出现很极端的案例,可见人性执法的效果。”
老百姓跟行政机关打官司,会不会因为“官官相护”导致百姓败诉?对此,余明永表示,他并没有感觉到明显的“官官相护”。“当然压力是有的,总的是好,个别的时候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余明永坦陈,他刚到法院工作时,遇到一个行政案件,判了行政机关败诉。该单位领导带着20多个人过来“兴师问罪”。经过一番解释,那名领导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余明永说,相比行政机关,他更在乎来自老百姓的压力。“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对老百姓心存敬畏,他们的监督权要得到充分的保障。”余明永说。
南方都市报 记者:吴秀云 通讯员:穗法宣
![]() |
【打印】 |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