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返回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零强拆”是因为“零距离”
【发布时间:2011-06-15 00:00:00】 【稿件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 【关闭】
  ■讲述人: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法官 王华睿

  ■整理人:本报记者 马伟锋 本报通讯员 黄思铭

  2010年是广州亚运年,作为亚运会主要场馆所在地辖区法院的一名执行法官,我有幸参与了全市法院服务平安亚运的大会战,见证了亚运会给广州带来的脱胎换骨般的全新形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和自豪。直到今天,每当我路过开幕式场馆所在的海心沙岛,看到一江之隔漂亮的珠江新城,我心里都还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在这里,我们创造了广州城中村改造的“零强拆”纪录。在这里,我与它有过一段“零距离”的接触。

  2010年是广州亚运年,作为亚运会主要场馆所在地辖区法院的一名执行法官,我有幸参与了全市法院服务平安亚运的大会战,见证了亚运会给广州带来的脱胎换骨般的全新形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和自豪。

  直到今天,每当我路过开幕式场馆所在的海心沙岛,看到一江之隔漂亮的珠江新城,我心里都还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在这里,我们创造了广州城中村改造的“零强拆”纪录。在这里,我与它有过一段“零距离”的接触。

  2010年8月,作为亚运城市建设配套工程之一,广州城中村改造第一村——猎德村复建楼建成,并即将准备摇珠分配。

  但是,最后两户村民——李氏兄弟迟迟不肯按照生效判决从旧房搬迁。

  此时,距离广州亚运会开幕已不到100天。李氏兄弟能否搬迁,不仅关系着猎德村改造的整体进程,而且由于猎德村位于亚运会开、闭幕式所在场馆海心沙岛附近,一旦不能及时、妥善处理,势必将留下诸多隐患。

  接到任务的前一天,我刚办了休假手续,准备回家照顾生病的家人。接到任务后,我深感责任重大,二话没说,紧急调阅案卷,迅速展开工作。

  卷宗显示,猎德村改造补偿方案得到了98.6%的村民的支持;法院判决合理合法。

  当时的时间很紧迫,摇珠分房仪式将在2010年9月1日举行,如果李氏兄弟错过这次机会,案件执行势必更加艰难。

  然而,李氏兄弟从开始就和开发商闹得很僵,多次表示要“斗到底”。

  15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强拆绝非上策,和解才是王道。

  和解能否成功,关键是沟通。

  为此,我和同事们频频“拜访”李氏兄弟。为缓和气氛,我们总是先“拉家常”,同时委婉地告诉李氏兄弟,如果不签补偿协议,他们将错过摇珠机会,利益损失不言而喻。

  新房所处的地段、未来规划和升级潜力,我一笔一笔地给他们算账。

  “我真是为你们的利益而来,时间会说明一切!”

  我的真诚使得李氏兄弟的心态产生了微妙变化,二人眉头由紧到松。

  案件出现了明显转机。不料,李氏兄弟一名从国外回来的亲属突然出现,极力怂恿拒签协议。

  意识到事情很可能功亏一篑,我马上单独约见李氏兄弟,明确向他们阐明一旦强拆的利害关系。

  3个多小时长谈,李氏兄弟终于再度有了协商的意愿。

  我刚刚松了一口气,不料第二天李氏兄弟又反悔了,突然提出增加多项条件。获悉这个情况时,已经下班的我直奔李氏兄弟家中。

  看到我气喘吁吁的样子,李氏兄弟很过意不去,加上我再次苦口婆心地陈述利害关系之后,终于松了口:“王法官,别说了,我们信你。”

  当晚8点半,李氏兄弟放弃了不合理要求,在拆迁补偿协议上签了字。

  现在,李氏兄弟已经住上了“心水靓屋”,猎德村整体改造成功实现了“零强拆”,成为广州城中村改造的成功范例。

  回想整个执行过程,我和同事频繁地往李氏兄弟家跑,一次次推心置腹的交谈,一次次为双方提出和解方案,真心为他们的利益考虑,这是案件成功和解的主要原因。

  我始终相信,如果以双方当事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当事人以真心换诚心,他们最终一定能理解执行法官的良苦用心。可以说,只要有了面对面、心连心的“零距离”沟通,就一定能换来“零强拆”的效果。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