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返回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术中喉部灼伤 法官助患者获赔百万
【发布时间:2012-03-29 11:52:41】 【稿件来源:新快报】 【作者:刘倩】 【关闭】

源起:手术意外患者索赔400余万
  1964年出生的阿明,曾是单位里最年轻的中层领导干部。2006年阿明因喉咙不适,前往某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喉部良性鳞状细胞瘤,医生告知需要做一个小手术。
  随后,阿明接受手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手术期间发生意外,突发氧气助燃激光产生火花,导致阿明呼吸道、气管灼伤,伤情严重,并留下严重的后遗症,让阿明连说话、走路、爬楼梯等简单行为都变得无比艰难。
  无奈之下,阿明的单位只能免去其之前的职务,将阿明安排到后勤部门,负责一些简单的后勤事务。2009年,阿明将某医院告上了法庭,要求某医院赔偿各项费用合计人民币400余万元。
  2011年,经越秀区法院调解,某医院同意一次性向阿明赔偿后续医疗费、残疾生活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58万元,并承担此前已为阿明垫付的医疗费36万余元。
  【法官讲述】
  “我就是想帮他跨过去!”
   【第一次开庭后,我才知道阿明家的情况真的很惨,爱人癌症去世前,留下幼子和年老的父母无人照顾。】
  刚开始接手这个案子时,我并没有发现它有什么特殊性,虽然每件医疗纠纷我都会尽全力去为弱势方争取权利。但在开过一次庭后,我发现了这件案子背后不寻常的故事。
  原来阿明一家三口本来生活得幸福美满,但在2005年初阿明的妻子得了癌症,此后一直在医院接受治疗,家庭的经济负担也越来越重。
  虽然第一次庭审后我们一直在努力调解,希望可以缩短调解周期帮上阿明,但阿明却一直很抗拒,从他写给我的信能感觉到那次意外给他身心造成的深深伤害,他对医院的愤怒、怨恨之心也难以平伏。随后,为了尽早解开阿明的心结,我决定直接与他联系。在多次电子邮件往来过程中,我对阿明的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阿明也对我有了更多的理解和信任。
  第一次见阿明,是2010年最后一天,走进他租住的一房一厅,一股中药味扑面而来,家里除了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用品和他儿子的学习用品,剩下的就是各种各样的药,那种感觉触目惊心。
  这次与阿明的交谈,持续了三个半小时,每隔十几分钟,阿明便会咳嗽好一阵。他的情绪也非常激动,好像有诉不完的冤情。

【第二次去见阿明,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开朗很多,对于提出的调解方案也能够认同。】
  第一次见面后,也许是阿明感觉到我是真的在关心他,我们的沟通越来越顺畅。与此同时,我在领导的指导下再次约见某医院医务处负责人及代理律师,向其反映阿明目前的身体、生活状况,经过反复争取,医院终于拿出了一个总金额接近100万元的赔偿方案。
  于是,我决定第二次去见阿明。再见阿明,他开朗了很多,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对于医院提出的赔偿方案表示基本接受,但希望我可以再作进一步争取。最终,经过多方不懈努力,医院同意再次增加赔偿金额,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阿明随即给我发来邮件,末尾这样写道,“如果没有你们,我和我的家人不知道还要在这场灾难中挣扎多久。”
  其实这个案子,做多少事情我都无所谓,我最想看到也就是阿明能够开始全新的生活,跨过这个难关。
新快报  3月29日  法观天下专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