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返回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法治护航城市 市民享受公平
【发布时间:2011-10-18 10:54:02】 【稿件来源:】 【作者:】 【关闭】

 

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
  开篇语
  一个文明的城市,必然要有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广州创建文明城市的历程,其实也是广州不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增进公民权益保护、维护司法公平公正、推动基层民主建设的过程。经过十四年的努力,广州形成了民主公正的政务环境和司法环境, 是广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争分、加分项目。
  广州中院副院长舒扬说,如果要书写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律发展史,其中不少素材、诸多惊天动地的司法故事都发生于广州。广州的地方立法机关一度引领了全国地方立法活动的潮头。广州的基层民主建设、人民主权和人权保障活动在全国十分活跃,成绩斐然;广州人的民主参政议政,广州政府的信息公开、阳光操作,听证制度、公众论坛等等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广州的全社会普法活动、领导干部任前法律考试、每年集中学法至今还在专业人士中津津乐道。“改革的保驾护航”、“民企的原罪纷争”、“法官中立”、“原告举证”、“执行中的放水养鱼”以及“便衣警察”、“平安广州”也都是广州法治建设的重要事件和记录。
  世界上大凡叫得响的名城,无一例外是法律之城、法治之城,远有雅典、罗马,现有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香港、新加坡等。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而不懈努力的广州,卓有成效地推进了依法治市,为法治广州、和谐广州、幸福广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必将迎来更长足的发展。
 
  人物故事
助少年犯考上大学
 
广州中院的一名女法官陈海仪,自中山大学法学院毕业后,就一直在少年审判法庭辛勤耕耘,至今已14年多了。作为司法一线的工作人员,陈海仪对广州的法治进程有切身的感受,她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每一天的努力工作,为广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培育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添砖加瓦。
 
  扶助弱势群体 公正审判是关键
  未成年被告人中有很大部分是单亲家庭、家境贫寒,家里不仅缺钱,而且也缺文化,缺法律常识,缺对公平正义的信心。如何在审判中让他们感受到法律的公正,是促使他们真正反省过错、重新做人的关键。
  2007年,陈海仪审理了这样一件抢劫案。被告人小廖,16岁,芳村人。小廖出生时父亲已年近半百,母亲难产去世,父子俩种点花草为生,家徒四壁。其被指控犯有抢劫罪:事由是小廖抢去一女孩手机并撞伤了这女孩。虽然小廖认罪,但陈海仪通过认真复核分析认为,小廖的行为并不是暴力抗拒抓捕故意伤害被害人,而是抢走手机后逃跑至一死胡同,女孩迎面追来,因巷子太窄为夺路而跑与女孩相撞,造成女孩倒地,手臂和膝盖擦伤。为此,海仪与合议庭经过充分评议将案件定性改为抢夺罪,避免了轻罪重判。宣判时,16岁的小廖和他65岁的老父亲双双哭着跪倒在法庭上,感谢法院的公正判决。
在办案过程中,海仪还联系了当地的民政部门和街道,帮助他们父子申请了困难补助,小廖释放后还通过劳动部门的就业培训成为一名电工,有了一份固定的收入,家境慢慢有了起色。
 
  5次找学校领导 尽力挽救懵懂少年
  两个月前,一个叫小豪的学生打电话告诉陈海仪,他考上了省内一所重点大学。小豪曾是经她审判的少年犯,生活在单亲家庭,腼腆寡言,原在广州的一所名校念高中,因受到不良社会青年的影响,参与了抢劫,被一审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在提审小豪的时候,海仪发现这个孩子有很深的忏悔意识,有改过自新的希望,想判他缓刑,让他重归学校,尽力挽救这个游离在边缘的懵懂少年。   
  但事情并非简单,首先是其原来就读学校的领导坚持不肯接收;再有部分学生家长坚决抵制;甚至小豪的父亲也认为不如直接辍学打工。面对重重阻力,海仪没有放弃,先后5次找学校领导做说服工作,并在学校的安排下,专门与反对此事的学生家长进行了座谈交流。经过海仪的软磨硬泡,学校领导最终同意小豪重回学校读书,家长们的态度也从最初的反对变成了理解和支持。此后,海仪又约见了小豪的父亲,希望他能在小豪最失落、最无助的时候,承担起做父亲的责任,勉励和支持小豪改过自新。
  在落实好上述对小豪的帮扶监管措施后,合议庭依法改判小豪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缓刑三年六个月。宣判时,小豪没想到法院对其判处缓刑,也没想到他父亲来法院接他回家,更想不到高中班主任打来电话,通知他回学校复学。小豪感动得掉下了眼泪。此后,变得比以前更努力、更勤奋,最终考上了重点大学。
陈海仪说,五年来,在她审理过的案件中,被判处缓刑的未成年人已有140余人升入高中、中职院校就读,有23人成功考入大学。
 
  试点司法社工追踪 帮失足少年重拾自信
  判决书宣读之后,一般的刑事审判工作就可以画上句号了。但陈海仪认为,少年审判到此只能是逗号,审判人员还必须对未成年犯开展帮教矫正,定期回访,引导他们更好地走向新生。
  记者近日在广州中院采访时,见到了一个被判缓刑的少年犯阿涛(化名)。两年前,阿涛还在广州越秀区的重点中学读初中,但因交友不善,叛逆心理强等原因,阿涛在一个月内与其他三个同伙,参与了三次抢劫,每次都是抢学生的手机,一共价值也就1069元。但这一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构成抢劫罪,越秀区一审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此案后来上诉到广州中院,主审法官恰好是陈海仪。
  为挽救阿涛,不让他失去升学的机会,法院最后判处其缓刑,并联系了司法社工追踪联系阿涛。如今,阿涛在法官和司法社工的帮助下,已经完全改过自新,他还计划学好日语,到日本留学。“说不定等我从日本回来,我就成动漫大师了。”阿涛笑言。
经历了儿子犯罪这件事情,阿涛的母亲感触良多。她认为,广州目前的司法环境是比较公正公开的,而且非常富有人情味,真正做到了惩罚和教育罪犯相结合。
 
广州日报 记者:练情情 通讯员:穗法宣、穗司宣、王颖华、唐庆联 20110920日期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