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返回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刘年夫谈“司法为民” 去年发放762万元司法救助金
【发布时间:2016-02-02 11:11:44】 【稿件来源:】 【作者:】 【关闭】

仓边路报告
文/广州日报记者林霞虹 实习生李乐诗 通讯员龚德家、 马伟锋
封建社会有句话叫“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过去,社会上也时而有人感叹打官司难。广州市“两会”召开前夕,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刘年夫围绕“司法为民”的主题接受了广州日报记者专访。他说:“人民法院应该是人民的法院,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法院工作的终极目标。”过去一年,广州法院围绕司法为民的目标,多措并举,破解当事人打官司的多个难点,既让当事人打得起、打得赢官司,也让他们更方便、更快捷地打官司。
立案基本零门槛 网上立案更方便
记者:作为法院院长,您怎么理解“司法为民”?
刘年夫:我们的法院叫人民法院,其实就是代表人民。因此,“司法为民”是我们法院工作的终极目标。要实现司法为民的目标,必须靠公正。具体通过哪些路径来实现呢?一是司法公开,二是司法高效,三是司法权威。这是我们一直坚持的理念。
记者:其实过去有不少人觉得到法院打官司太难了。首先,要立案就很难。去年5月,立案登记制改革后,这种状况有改变吗?
刘年夫:去年5月,按照国家要求,立案审查制变为立案登记制,从去年5月到年底,广州市两级法院当场立案的比例超过95%,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当事人第一次来就可以立案。除非是当事人没有把比较重要的材料带来,需要补充或者更正。这样,原来的“高门槛”现在基本是“零门槛”了。
记者:当事人反映打官司难,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要耗费大量精力和时间。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刘年夫:我们主要是通过两个举措解决。第一,“一站式”。你来打官司,我们就一个窗口审查、交诉讼费、办理各种手续等;第二,“网上走”。我们实行了网上立案、网上查询、网上阅卷、网上收退费、网上申诉。去年广州两级法院网上立案630件,立案后法院会给当事人一个账号,他只要登录广州审判网、广州审务通,随时可以查询案件进展。当事人递交的材料,我们扫描后也放到网上,当事人通过账号在网上就可查阅诉讼材料。到了执行阶段,他也可以在网上查询执行日志,随时掌握法院查控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等,都一目了然。
困难群众有理无钱 可“零费用”打官司
记者:有的当事人不懂法,他们在法院能得到什么帮助吗?
刘年夫:当事人来打官司,就好比要开车,但他可能不懂路该怎么走,我们就会引导诉讼,俗话说就是“诉讼导航”。在还没有打官司之前,当事人可以通过拨打12368来咨询立案法官。到了法院立案大厅,我们也有一些小册子介绍怎么打官司,怎么写起诉书。甚至,打这个官司有没有赢的可能,我们也有诉讼风险告知。
如果碰到一些比较复杂的法律问题,还可以通过司法援助来解决。我们法院和广州市司法局有一个共建的司法援助工作站,法院可以通知驻站律师为群众提供免费的咨询。
记者:一些困难群众,想打官司,但没钱请律师,也交不起诉讼费,那该怎么办?
刘年夫:这个问题非常实在。以前封建社会说:“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现在我们不是这样。困难群众如果来法院打官司,立案时可以提出可否减、缓、免交诉讼费。只要他附上相应的证明材料,证实家庭经济确实困难,我们就可以减缓免交诉讼费。2015年,广州全市两级法院缓、减、免交诉讼费1670万元。
如果没钱请律师,他也可以申请司法局提供法律援助。我们和司法局有联动机制,只要我们审查符合条件后,送到司法局,司法局就会安排律师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提供辩护。也就是说,困难群众也可以实现打官司“零费用”,解决了他们因为经济问题面临诉讼门槛高的问题,包括所有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重刑案件,都是我们指定辩护的范围。
审限管控像“紧箍咒” 专治案件久拖不决
记者:人们说打官司难,还会吐槽有些案件久拖不决,让他们耗不起。
刘年夫:为此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第一,繁简分流。比如简单的刑事案件采取刑事速裁程序。广州作为试点城市之一,去年一年,通过刑事案件速裁程序审理了4020件案件,居全国18个城市首位。这些案件到了法院平均十天左右就可以结案。
第二,审限管控。通过信息化的办案审判系统,细化办案每一个环节的时间要求,如果案件差不多到了时间临界点,系统就会发出警告。庭长、院领导就要来问原因。凡是到了时间临界点,没有法定理由超时间的话,办案系统就自动锁定,相当于“死机”。法官只有跟庭长、院长一级一级解释清楚后,才能获授权重新“开机”。
第三,奖惩机制。对办案超审限的法官一票否决,取消其评先、评优、立功的资格。  
被执行人有财产 挖地三尺找出来
记者:一些刑事案件的被害人(或其家属)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赔偿,但最后罪犯无钱赔偿。对这些被害人,法院有没有给予帮助?
刘年夫:存在这种情况,有的被告人确实没有履行能力。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发放司法救助金,暂时让这些被害人摆脱经济困境。去年,广州两级法院共发放762万元司法救助金。平均每个被害人大概可以领到两三万元。除了发放司法救助金外,我们建议当地政府把被害人纳入低保。
记者:还有其他一些案件打赢官司拿不到钱,法院怎么解决?
刘年夫:我们采取了一些新举措,最主要的途径就是“两穷尽”。一是穷尽手段执行。做好财产的查控、评估、拍卖。对一些拒不履行法院裁判涉嫌构成犯罪的,则移送给公安机关立案侦查。2015年,全市法院已经移送了29人。同时,还将被执行人纳入限制高消费的名单。2015年,全市法院限制高消费15950人。另外,限制出境195人,罚款115万元,给予司法拘留260人。我们公布了11330名失信被执行人,让他们在市场准入、融资信贷、交通出行等方面受到限制。
二是穷尽财产执行。凡是被执行人有财产的,就要查控、查封、冻结、依法拍卖,兑现给申请执行人。只要被执行人有财产,我们挖地三尺都要把它找出来。
智能互联网法院 尽快建“三通一平”
记者:今年,法院在司法为民、司法便民上还会有哪些举措?
刘年夫:我们提出,要以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为行动指南。今年会进一步解决那些“难”字,在“便”字、“快”字上下工夫。现在“立案难”不存在了,我们会进一步提供诉讼导航的功能,解决群众不会打官司的问题。
同时,我们还会打造智能法院,就是“互联网+诉讼服务+审理+执行”,今年我们会完成“三通一平”,“三通”就是审务通、律师通、法官通,审务通已经推出了,律师通和法官通今年会上线,这“三通”都会放在诉讼服务这一个平台上,让群众在法院诉讼畅通无阻。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