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返回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流程管理 信息互通
【发布时间:2012-10-11 10:03:06】 【稿件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记者:杨晓梅 通讯员:宫晓凝】 【关闭】

 

   精细化管理原本是现代工业化管理理念,强调复杂事情简单化,简单事情流程化,流程事情定量化,定量事情信息化,基本原则是“精、准、细、严”。如何引入精细化管理是近年来全国法院管理机制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在执行工作中将“分段集约执行”和“执行公开”相结合,探索出精细化管理的成功之路。
 
  分段集约促进执行权有效分工
  “以往执行权力集中在一个法官手中,有较大随意性,永远做不完的‘案件多’和看不到尽头的‘生产线过长’,也容易让人产生‘工业卓别林式’的疲乏、悲观、厌战情绪。”白云区法院执行局局长樊春穗告诉记者。
  “分段集约”执行将执行权力分工,调查权、控制权放置在执行局,处分权和监督权则由司法委托管理科和审监庭行使;执行程序分割,执行局的权力分隔为三道工序进行。文书组收案后立即通过短信平台向当事人告知经办法官姓名、联系方式以及填制查封扣押等文书材料,查控组3日内完成向车管、房管、银行、工商等部门的递件工作,实施组决定采取哪些执行措施并交由查控组完成。
  “在这当中,实施组的工作是核心,辅助工作都围绕其展开。”白云区法院执行二庭副庭长彭志良是五个实施组中的一名组长,他认为这种权限层级管理模式,既灵活便捷,又强化了领导对重点环节、关键节点的监督掌控职能。
  “分段集约”机制让执行工作成为一条“有序运转的工作流水线”,由原来传统的家庭主妇式从头到尾一人包揽的做法转变为工业化的分组、分段包干,便于对每一个工作环节定量管理,实现了权力运行公开化,岗位职责明确化和工作流程标准化。据樊春穗介绍,把各项权利分解、剥离出来以后,实施组能够腾出更多的精力去查找被执行人下落,换取更多时间去考虑采取相应措施、手段、方法、技巧执结案件,极大地提高了执行到位率。
  自实施“分段集约”执行以来,白云区法院执行到位率、实际执行率逐年提高,2011年执行到位率46.3%,与2009年相比提高20.1%,实际执行率79.6%,与2009年相比提高24.8%。
 
   短信平台架起沟通与互信的桥梁
  “过年了我没礼可送,只好送副对联——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横批,不作为!”谈起今年初收到当事人通过执行短信平台——“信息猫系统”发泄的不满,执行局法官赖汉穗至今记忆犹新。
  申请人李昌江因在皮具厂打工致重度二氯乙烷中毒,经劳动仲裁,皮具厂和老板要共同赔偿医疗费和鉴定费46000元。案件进入执行后,皮具厂和老板消失无踪,只查封到老板名下一部东风小型汽车的档案,车子却查扣不到。
  “案件一立案,我就通过短信平台将案件进展的每一步告诉申请人,考虑到被执行人是外地人,我们还委托了当地法院执行,我也把联系人的姓名、电话、同联系人沟通的情况及时告知了申请人。”赖汉穗说。然而年关将近,案件一直未能执行到位,申请人的父亲李俊生多次通过短信发泄不满。
   元宵节刚过,赖汉穗见到从湖北老家赶到广州找他的李俊生时说:“我出示了所有的案件调查材料,告诉他如果发现被执行人财产线索,法院会立即采取行动。”看到满满8页纸30多条短信记录,李俊生表示理解法院工作。当天下午,申请人在工厂所在地的夏茅村发现被执行人的东风小汽车,赖汉穗说:“我们立即赶到村里,把警车就堵在被执行车辆的后边,司机想趁乱把车悄悄开走时,被我们逮了个正着。”据介绍,目前被查封车辆已提交评估拍卖,案件有望顺利执结。
  “过去由于执行信息不公开,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当事人的误解和不满,现在我们及时通过短信与当事人沟通情况,获得了当事人的信任和理解。”赖汉穗对记者说。
  自2010年8月短信平台开通以来,白云法院的执行申诉信访率明显下降。“短信平台,为执行法官与当事人搭建了一条互动沟通的桥梁,短信平台的高效处理和及时反馈还极大地调动了当事人支持、配合、协助法院执行工作的积极性,在降低执行信访投诉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执行效率。”广州中院执行局局长刘跃南表示。
  目前广州中院和部分基层法院都建立了短信互动平台,执行效率明显提升。以白云法院为例,自开通平台至今,共向当事人发出信息10599条,接收5358条,回复5016条,通过短信提供财产线索或被执行人下落,快速执结案件达到1036宗,执行效率大幅度提高。
  短信平台的作用还不止于此,由于短信系统持续不断地将冻结、查封、扣划、提取、截留、评估、拍卖等执行进展向当事人发送,使案件执行情况有了清晰的记录,也利于当事人和内部管理层对案件的督促和检查,避免了“抽屉案”产生,促进了阳光执行,廉洁执行。
 
  流程力求“简单、直接、有效”
  为进一步规范流程管理,白云区法院还编写了“执行规范关键节点速查指南”,历经4个多月的分类、提炼、排列、撰写、完善,形成了从立案管辖到拍卖变卖,从突发事件应对到执行申诉信访处理,从口岸边控到移送追刑等47个类别,共441个节点的“执行规范关键节点速查一本通”,也就是将执行关键节点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指导意见等四个层面的相关规定,以多层次文档链接的形式全面涵盖,一一列出。
  对编写速查指南的初衷,樊春穗坦陈来自自幼习武的感受,“习武之人讲求简单、直接、有效,规定动作是什么一定要清楚,然后才能做得精准。”作为广东洪拳会副会长,樊春穗将习武的感受融汇于工作中,在速查指南的基础上,白云法院又完成了《执行程序解答三百问》触摸屏的开发,分置于法院立案大厅和执行局接待大厅,将执行程序清清楚楚地对外展示,方便百姓学法之余,也强化了外部监督,避免了可能出现的“暗箱操作”。
  执行短信互动平台、“执行规范关键节点速查一本通”等创新举措,得到了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郑鄂的充分肯定,指示要总结出成功经验向全省推广。
  在“速查指南”基础上,白云法院正在进行执行程序管理软件的开发,“我们的设想是要将执行管理流程电子信息化,让办案像玩电脑游戏那样,每一步都自动提醒闯关者要注意什么。”樊春穗说,而他们的终极目标是像习武“从有招式到无招式”,从要求干警培养良好的工作规范、习惯开始,最终内化为干警的自我激励和要求,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也许这正是精细化管理的奥妙所在。
 
  转自人民法院报2012年10月11日头版头条 记者:杨晓梅 通讯员:宫晓凝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