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返回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广州日报】破产审理“换挡提速” 困境企业重整再生
【发布时间:2020-08-04 14:46:41】 【稿件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魏丽娜 通讯员穗法宣】 【关闭】

  聚焦广州
  优化营商环境
  率先上线全国首个破产资金管理系统;率先开通绿色通道,推动破产审理“换挡提速”;率先运用5G技术召开债权人会议……诸多“率先”的背后,是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破产审判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责任和重大作用的深刻领会,是对“提升办理破产质效,优化营商环境”目标的始终坚持。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公布2019年全国营商环境评价结果,广州中院牵头落实的“办理破产”指标在营商环境测评中排名第一。
  广州中院院长王勇表示,广州中院以创新为突破口,主动发挥破产审判职能作用,积极在制度、机制、专业化及信息化建设上大胆探索,实现多个全国首创,打造了破产审判“广州模式”,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自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广州中院共审结企业破产和强制清算案件751件,推动574家国有“僵尸企业”有序退出市场,累计清理债务331.63亿元,盘活中心城区土地资源约134.4万平方米。
  率先开通绿色通道
  推动破产审理“换挡提速”
  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广州沉淀了较多国有“僵尸企业”亟待出清。广州中院清算与破产审判庭成立后,受理的首件破产清算案也是首件国有“僵尸企业”案,即广东省纺织工业总公司破产清算案。通过破产清算,清理债务10.8亿元,使广东省纺织行业摆脱了历史包袱。
  2019年12月20日,广州破产法庭正式揭牌,将在进一步畅通广东地区市场主体救治与退出通道,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广州破产法庭庭长刘冬梅说,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环境下,大量“僵尸企业”因产能过剩、技术落后或不符合国家环保、能耗标准被市场淘汰,急需退出市场,司法出清成为国有“僵尸企业”退出市场的重要途径。
  为推进国有“僵尸企业”顺利退出市场,广州中院于2018年率先出台《关于设置国有“僵尸企业”破产审判绿色通道的若干意见》,为简易破产和强制清算案件的批量受理、审理、审结提供司法依据。
  截至目前,共有616件破产和强制清算案件进入绿色快速审理通道,其中最快的三个月内审结,有力推动破产审理整体“换挡提速”,有效促进了国有资本优化布局和国有企业转型升级。
  今年2月25日,广州中院出台了破产案件快速审理等指引文件,实现破产案件“简案快审、繁案精审”,今年上半年快审程序适用率62.9%,平均审理周期同比缩短19.5%。
创新重整和解机制 助困境企业恢复经营
  广州中院副院长吴翔表示,近几年,广州中院灵活利用和解程序优势,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和解实现各方主体利益共赢,成功挽救华厦公司、欣迪公司、中岱公司等一批危困企业摆脱困境,恢复经营。
  在中岱公司破产和解案中,通过引入外部投资6亿元,成功清偿职工债权90多万元、普通债权4.15亿元,清偿率高达81.6%,同时盘活了位于中心城区(琶洲)的在建工程中岱广场,实现了债权人、破产企业、职工、投资人等多方利益共赢。
  2020年5月28日,出台《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重整案件审理指引(试行)》,运用市场化标准优化重整识别机制,建立预重整制度,实现庭外重整与庭内重整的优先衔接,降低破产重整制度性成本,提高破产重整效率。
  通过重整程序引入3亿余元的战略投资,成功帮助华康公司、凯路仕公司、泛诚公司、天河伟天公司等一批困境企业获得重生,共化解债务10多亿元,盘活土地11万平方米,实现了债务人企业资产最大化和债权人清偿率的大幅提升。
  全国首开先河
  运用5G技术召开债权人会议
  在全国首例共享单车破产案——“小鸣单车”破产案中,广州中院创新开发微信小程序,方便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债权人申请债权。在此基础上,广州中院在全国首开先河,率先在“广州微法院”开发债权申报小程序,可以支持10多万债权人同时参与程序。
  其次,率先运用5G技术召开债权人会议,实现了法院、全国各地债权人、破产管理人即时连接、信息同步,极大地提升了债权人会议参与人的视觉效果和会议效果。
  此外,率先研发上线全国首个破产资金管理系统,并升级启用“智慧破产”审理系统,实现了“四个全国首创”,即全国首个地方管理人智能服务平台、全国首个地方破产审判动态监管平台、全国首个债权人监督评价平台、全国首个破产审判区块链运用平台。
  疫情期间,为实现疫情防控与破产审判两不误,广州中院通过智破系统广泛召开线上债权人会议,大大降低债权人会议组织召开成本和债权人参会成本,为全国破产审判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广州经验”。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