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返回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司法质效与公信力 “再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2019-01-17 09:13:49】 【稿件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穗法宣】 【关闭】

 

                                                  广州两级法院:
司法质效与公信力再上新台阶
 
 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要求、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加强诉讼便民服务……作为全国收案量最大的地区法院之一,2018年,广州法院主要办案质效指标保持全省前列,司法的质量、效率和公信力有了新提升。笔者了解到,去年广州法院受理案件464138件、办结405798件,法官人均结案357件,同比分别上升8.9%、14.0%和9.8%;全市法院院庭长办结案件118301件,占全市法院结案总数的29.2%。
 
    进一步落实司法责任制??已完成70项具体改革措施
    2018年3月,广州中院印发《广州法院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实施办法》,分10个部分制定共100个改革项目,201项具体改革措施,按两年计划在2018—2019年分步骤完成,进一步落实司法责任制。
    广州中院院长王勇表示,不少制约司法质效的深层次问题得到了解决,比如,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权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去年来,广州法院强化审判委员会、主审法官会议统一裁判标准、总结审判经验作用,促进类案裁判标准统一、法律适用统一,还出台规定明确行使个案监督权的20种情形,推动审判管理监督机制转型。
    广州法院还推进了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109件案件启动非法证据排除审查程序;加强证人保护,在全国率先出台证人保护规定,证人出庭作证475人次;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试点,审结认罪认罚案件13748件,占一审审结刑事案件的64.1%。
笔者了解到,《广州法院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实施办法》施行近一年来,各项改革重点任务进展情况良好。截至2018年12月底,70项具体改革措施已经完成,130项正在推进中。其中有相当数量的改革措施已制定规范或形成机制,总体推进情况良好,多项改革举措已经形成经验并进行推广。2019年,广州法院将依托最高法院在市中院新设立的最高法院司法改革与创新研究实践(广州)基地,以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为总抓手推进司法改革,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诉讼权益。
 
    提升诉讼便民水平??建立4200平方米诉讼服务中心
    今年元旦起,广州中院正式启用位于白云区的新审判大楼。大楼1至3层为4200多平方米的诉讼服务中心,这样的设计理念,正是为了让第一次来法院的当事人,可以一目了然、没有任何障碍地找到办理窗口。
    围绕“全方位、智慧型、有温度”的诉讼服务,广州法院不断提升诉讼便民利民水平。笔者了解到,广州中院以启用白云区审判业务大楼为契机,推动诉讼服务中心转型升级,诉讼服务中心办事窗口数量由8个增加到14个,每个窗口工作人员都是“一人多岗、一岗多能”,既可办理一审立案,也可办理诉讼费收缴,还可受理申诉、复查等业务,“实现一站式办理”。诉讼服务智能化设备增加到80台,诉讼服务将全面实现诉讼服务智能化、自动化和网络化。
    去年以来,广州法院全面升级网上、掌上诉讼服务中心,日均提供服务9273人次,12368诉讼服务平台群众满意率达98.8%;深化立案登记制改革,当场立案率98%,居全国法院前列;探索容缺受理等网上立案新机制,网上立案率从2017年的3%提高到如今的32%。
目前,广州法院已经实现刷脸查案、在线预约、在线阅卷、证据交换、远程开庭等多个功能,接下来,广州法院将提供更多便利当事人诉讼的功能,全面推行网上立案容缺受理机制,进一步简化流程、缩短耗时,努力实现当事人在立案阶段的“一次不用跑”,进一步发挥诉讼服务中心实体化功能,提高纠纷解决效率。
 
    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全流程在线审理模式全市推广
    “现在开庭!”去年10月25日上午,广州互联网法院挂牌后的“首案”开庭。原告在距离法庭二十多公里的番禺家中,被告则远在一千两百多公里外的杭州。原告、被告通过网络“进入”庭审现场,“出现”在审判席对面的大显示屏上。
    全流程网上办案,已经成为广州互联网法院的办案日常。从前期审判实践来看,网上诉讼为当事人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全新诉讼参与方式,是诉讼方式的重大变革。广州互联网法院作为“试验田”,对广州法院智能化、信息化、规范化建设具有重要探索意义。截至去年12月底,广州互联网法院在线诉讼平台访问量达300万人次,受理案件1833件,审结972件,涉案标的1.1亿元。
    “接下来,广州中院将积极推动广州互联网法院探索形成的‘全流程在线审理’模式向全市法院推广,让全市法院共享广州互联网法院建设成果。”王勇说,广州互联网法院探索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更有效地利用互联网技术,更关键的是在于改革传统法院用传统思维对待互联网产生的新型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
2019年,广州法院将进一步提高广州智慧法院建设水平,除了整合全市法院云计算资源,实现全市法院计算能力统筹调配、资源共享,还将强化人脸识别、移动互联、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进一步提升新技术在诉讼服务、审判业务、司法政务等方面的应用实效,并继续升级改版“广州微法院”小程序,提供更多更全面的个性化诉讼服务。
 
    加强产权司法保护??出台6个方面30条措施
    对广大民营企业而言,经济纠纷与刑事犯罪的界限问题成了最常面临的法律问题。
一直以来,广州法院高度重视通过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加强产权司法保护,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2018年12月,广州中院出台《切实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意见》,从树立依法平等保护民营经济司法理念、严格把握涉民营企业刑事犯罪认定标准、依法保护涉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加大执行力度、完善审判工作机制、积极延伸审判职能等6个方面确定了30条措施,切实增强民营企业家干事创业信心,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对话
    广州市中院院长王勇:
以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为抓手推进司法改革
 
    问:2018年,广州中院的司法改革工作取得了哪些新成绩?改革为广州中院带来哪些改变?
    王勇: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年,我们坚持广州法院改革创新的发展传统,依托最高法院在市中院新设立的最高法院司法改革与创新研究实践(广州)基地,以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为抓手推进司法改革,解决了不少制约司法质效的深层次问题,形成了不少新的“广州经验”。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权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强化审判委员会、主审法官会议统一裁判标准、总结审判经验作用,优化生效文书前置检索、全覆盖案件质量评查制度,促进类案裁判标准统一、法律适用统一。健全院庭长主办案件机制、特定类型个案监督机制,出台规定明确行使个案监督权的20种情形,推动审判管理监督机制转型。实施精品文书、精品案例、精品庭审“三精品”工程,一批案件入选全省全国“十大”系列案例。市中院获评首届全国法院审判管理优秀业务单位,在全国法院审判执行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
    二是以机制创新促进司法提质增效成效更加显著。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109件案件启动非法证据排除审查程序。加强证人保护,在全国率先出台证人保护规定,证人出庭作证475人次。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试点,审结认罪认罚案件13748件,占一审审结刑事案件的64.1%。深化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
    三是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建成以智审系统、智卷系统、法官通移动办案平台为核心的新一代智慧审理平台,提高流程节点管控、电子卷宗应用、智能辅助办案能力。建成全国领先的移动电子诉讼体系,“广州微法院”总访问量突破32万人次。审务通手机APP、律师通手机APP获评全国2018年“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应用。“广州智慧法院”入选广州2017年度最具改革创新代表性十大项目。
四是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更有温度的司法服务。深入开展示范窗口创建活动,白云、南沙区法院获评广东法院诉讼服务示范窗口。全面升级网上、掌上诉讼服务中心,日均提供服务9273人次,12368诉讼服务平台群众满意率达98.8%。“广州审判网网上诉讼服务中心”获评全国2018年政府网站网上办事精品栏目。深化立案登记制改革,当场立案率98%,居全国法院前列。探索容缺受理等网上立案新机制,网上立案率从2017年的3%提高到32%。通过改革,司法的质量、效率和公信力有新提升,市中院被省法院记三等功。
 
    问:2019年,广州中院的司法改革目标是什么?将如何实现?
    王勇:今年广州法院司法改革工作将“高位再出发”,总体目标是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动广州法院“审判强院”建设。围绕这个目标,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推进以司法责任制改革为核心的重大基础性改革,健全审判权运行机制,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加强审判监督管理,进一步提高审判质量效率。以改革思维和国际视野,推进司法工作机制、审判方式方法改革,接轨国际规则,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围绕群众、法官和管理需求进一步整合应用科技智能资源,在更高水平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不断提高司法为民、司法公开水平,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诉讼权益。
    撰文:尚黎阳 穗法宣 编辑统筹:李杰伦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