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黄埔区地处广东省广州市东部,是广州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等相继在该区成立,高新技术产业、知识经济逐渐成为该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16年,经国务院批复,该区成为全国首个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区。近年来,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从严保护、平等保护、协同保护,努力打造创新保护法治新高地。2020年,该院审结各类知产案件3081件,同比增长152.5%,为176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个人化解近1.2亿元的知识产权纠纷。
从严保护激发创新活力
近年来,随着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企业落户黄埔区,该区互联网产业依托中新知识城、科学城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以“互联网+”小镇为代表的中小互联网企业如雨后春笋纷涌而至,这对创新保护提出了很多新的挑战。
“判处胡某、薛某、何某有期徒刑各三年,分别并处罚金人民币90万元……”今年1月15日,黄埔法院对一起涉商业秘密的刑事案件作出判决。
法槌的落下,是“利剑”出击护航创新创造的生动注脚!
据了解,唯思公司是广州黄埔区一家竞技游戏软件研发、运营及服务的互联网企业。去年4月,唯思公司发现公司原员工胡某、薛某、何某等人偷窃公司软件源代码、运营游戏软件获利。
后法院经审理查明,胡某等三人借工作便利,复制游戏源文件、源代码,离职后将其简单修改推出三款“换皮游戏”售卖,获利176万余元。
“团队辛苦三年研发出的产品,轻而易举就被剽窃了。这对公司的收益,整个团队的士气,甚至接下来的研发都极其不利。”对此,唯思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文豪愤愤不平。
“该案在量刑幅度内给予三名被告人最高刑罚,判处的罚金也远超犯罪分子非法营利所得。”该案承办法官徐桂春告诉记者。
侵权有代价,违法必惩罚!近五年来,黄埔法院依法审理涉知产刑事案件79件189人,判处罚金共计442.7万元,所审理的龙某等运营网络游戏私服案被评为2018年度全国打击侵权盗版十大案件之一。
为有效发挥刑罚的惩治和震慑功能,2018年该院联合区公安局、区检察院发布《关于办理侵犯商标权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在突出打击重点,实现快立、快审、快结,作出明确规定。去年10月,再次与区检察院就知识产权刑事犯罪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联合打击知产犯罪的高压态势。
平等保护打造法治高地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目前拥有3600多家外资企业、197个世界500强投资项目,实际利用外资连续五年居全国开发区前三。
外资的青睐,离不开法院在司法案件中平等保护中外投资者合法权益。
去年6月,全球视光学和光电子工业领域知名跨国公司卡尔蔡司集团“人工晶体”这一全球竞相争取的前沿项目在黄埔投入试生产。
“当初公司总部决定将‘人工晶体’项目落户黄埔,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黄埔法院对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毫无偏见的尊重!”卡尔蔡司中国区总裁彭伟表示。
据悉,早在2018年,逄某等人未经许可,生产并出售印有该集团商标的眼镜片。该案涉及卡尔蔡司商业秘密“12个激光标识”的比对及国内商标注册证与国际注册薄核定商标使用范围等问题。黄埔法院针对争议焦点准确、快速厘清整体审理思路,仅用时4个月审结此案,判决逄某等人赔偿卡尔蔡司50万元。
平出于公,公出于道。企业对公平的嗅觉最为灵敏,他们对于诉讼地的选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地保护知识产权的水平。韩国株式会社纳益其尔、宝洁、彪马等,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企业以诉讼当事人的身份,出现在黄埔法院的法庭。数据显示,2020年,黄埔法院共审结各类涉境外知产案件142件,同比增长56%。
保障国有和民营、境内和境外各类市场主体法律地位平等、权利保护平等和发展机会平等,让黄埔法院逐渐成为高科技企业知产保护优选地。
“黄埔法院高效审理知产案件,构建严格的知产保护格局,激发了企业创新活力,极大提升了投资创业者的信心。”全国人大代表、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志敏告诉记者。
协同保护降低维权成本
“不知道能不能赔偿,要拖多久才能赔?”去年5月,面对100多首版权歌曲被某KTV侵权,灿星公司代理律师杨如旺抱着试试的想法,来到黄埔法院起诉。
该院在审判实践中发现,涉歌曲类知产案件一般标的额较小、事实清楚、诉求多样,进入诉讼程序耗时,后期还可能需强制执行,严重影响版权拥有者权益的兑现,而且这类纠纷大多不存在无法调和的原则性分歧。
为此,黄埔法院针对知识产权纠纷诉求的多元性,不断探索调解、仲裁、诉调对接等多元化解知产纠纷机制。黄埔法院对接广东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请特邀调解员彭雪辉对该批案件进行调解。
“该娱乐公司主观恶性低、规模小且受疫情影响,调解中我们锁定赔偿额这一争议点,最终促成KTV公司赔偿3.1万元的调解协议。”彭雪辉告诉记者。
“真没想到案子这么快就解决了,还帮我们拿到了真金白银。”杨如旺告诉记者。
这是黄埔法院畅通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渠道的一个缩影。黄埔法院坚持大保护协同理念,有效提升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效率,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赋能升级。
早在2018年,该院就联合区知识产权局、司法局、市场和质量监督局等6部门共同签署《知识产权调解对接合作协议》,并搭建全国首个知识产权诉中调解平台。2019年至今年3月,黄埔法院共委托调解知产民事案件1836件,占同期收案数的43.1%,调解成功率达33.1%。
去年9月,该院还与区知识产权局签署《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机制合作备忘录》,探索构建知识产权失信商事主体黑名单制度,通过协同保护手段进一步降低权利人的维权成本。
高质效的司法保护、一流的营商环境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创新驱动孕育了最好的“土壤”。2020年全国经开区营商环境指数报告显示,该区营商环境指数名列全国219家经济开发区首位,蝉联“中国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最佳示范区”,PCT国际专利申请量854件、发明专利授权量3401件,科技创新实力连续三年保持全国经开区第一。
“下一步,广州黄埔法院将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格落实惩罚性赔偿制度,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以优质司法服务和保障创新驱动发展。”黄埔法院院长杨铭表示。
(4月6日人民法院报第四版、4月9日南方法治报第八版采用)